說實話,我的情緒經常飽和,可能是裝情緒的器官太小了。每個人的隱忍度真的大不同,可能跟閱歷、學識、教養、想法、性格都有關系。
我呢,屬于內部容器小,但是便于釋放的類型。有時會因為一件不開心的小事,聯想到另外某個不開心的小事,接二連三,以至于越想越傷心直到大哭,突然到一個點,戛然而止,覺得自己干嘛這么哭,馬上由感性轉變為理性,所有的愁緒看起來好像也沒那么愁了,一下子全看開了,“去他媽的,有什么了不起的!”
淚點低,一個不開心,就會老淚縱橫,哭就是我的釋放。
前幾天ππ(我家五個多月的寶寶)第一次舔櫻桃,原本16:9的臉,一下酸成4:3,沒生過孩子的可能沒法體會自己寶寶那種超可愛的小模樣有多逗人,我樂的差點背過氣,笑到不行的時候,突然笑夠了,腦補一下狂笑到瞬間安靜的畫面,到現在也不知道這是什么原因,甚至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哪方便的缺陷。
人的情緒真的是莫名其妙又情理之中,例如喜極而泣,例如樂極生悲,例如熱淚盈眶,例如破涕為笑,我們總是在各種兩端的情緒中快速切換著,內心飽和以后就會浮現在臉上以及行動上。
從生完孩子到現在,快六個月了,每一天,甚至每一時都陪在她身邊,出門一個半小時就要急匆匆往回趕,誰讓我隨身帶著她的干糧呢,離她最久的一次是我咳嗽個不停,怕弄醒她,所以到隔壁房間去睡覺,十點半分開,三點孩兒他爸就把我叫了回去,說醒了。
有這么一個小生命在身邊,導致我的情緒時常上天入地,前一秒還看著你天真的笑,下一秒屎尿就從紙尿褲邊緣漏出來,蹭滿床,我還沒來的贊嘆我家寶寶怎么這么可愛,就已經開始翻起了白眼;抱著她肉墩墩的那么寶貝,剛要親,兩只小手就開始沒輕沒重的啪啪打你臉,指甲抓的嘴邊火辣辣的疼;更別提上一秒開門看還睡得好好的,心里想著老娘真會生,下一秒就聽撲通一聲掉下床,接著哭的撕心裂肺,真想抽自己兩嘴巴;剛剛還唧唧歪歪不開心,怎么都哄不好,然后猛的一使勁,有了第一次翻身,先前所有的不耐煩一下變成滿眼的驚喜,又親又抱..
當媽原來是這種感覺,提著心吊著膽,隨時都有驚喜和意外,隨時都可能出現新的挑戰,隨時都會特別滿足,然后又特別乏累,有時會特別想哭,可還沒來得及哭,馬上就會有更讓你想哭的事情發生。什么叫一波接著一波,自從生完孩子就再也沒有消停日子可過。
我不消極,可是卻總會動不動就生氣,當然啦,大多數時候我還是很正常以及很理性的,例如我自己在家的時候,就很少發瘋。但當我老公在家,并且躲在小房間玩手機的時候,寶寶的任何哭鬧都會引起我的不耐煩,內心會覺得孤立無援,覺得兩個人合起手來一起生的孩子,憑什么就我一個人忙前忙后,此時此刻我真的要好好反省一下,往往這個時候都會朝寶寶發泄情緒,來引起我老公的注意,讓他主動來幫忙。ππ,對不起。
我也知道每天呆在家里守著一個娃容易讓人產生戾氣,所以盡可能的在雜亂無章的時間里找點自己想做的事情充實一下自己,利用碎片時間看看書,做做運動,看看劇,寫點東西,我希望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不忘了自己,在她慢慢成長的過程中,我也督促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也算日子沒白過。
媽就是這么個生物,打不死,碾不碎,能吃也能忍住餓,睡多久也不夠,熬多少夜也能挺的生物。
我媽說總覺得對我小時候有缺失,感覺沒陪夠,雖然我從來沒離開過她。以前不太理解,現在有點懂了,即使我寸步不離的守在ππ的身邊,但回看存在手機的照片和視頻,還是忍不住感慨,一眨眼都五個多月了,一不小心你就長大了。
看過一篇文章,寫著人生就是一個分離的過程 ,由聚到散,越來越遠。想著你在我肚子里,然后抱在懷里,牽在手上,慢慢的在目光里,在電話里,在視頻里,在思念里,唯一不變的是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