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功?沒那么容易的~
2016-09-02 Day1~ 雜草袁
我們每個人都在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成功的道路上努力著,現在很多名人的勵志故事到處都是,我們是否也羨慕著許多成功人士,例如:比爾蓋茨、喬布斯、馬云等等。最近王健林的先定一個小目標刷爆了朋友圈,即使成功可以復制,可是沒辦法粘貼啊。即使你擁有他們的先天條件,也無法擁有他們當時恰到好處的時機呀~
我們每天都在接收著各種信息,當你想做某一個決定,你是否也會問一個周圍朋友的建議,想要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狀態,所以你也會更加去參考別人的意見??墒莿e人給你的建議,也并不都是大致相同的。例如:你目前有一份很安逸的工作,你不滿于現在的工作現狀,想去一線的大城市闖蕩一番。你的父母會說:“外面哪有家里好呀?房價高、物價貴,離家近還有人照顧你,出去了自己一個人很苦的,好好過日子比什么都強?!卑l小可能會說:“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不出去闖蕩一番,你怎么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人生就該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說辭就辭的勇氣?!庇谑牵慵m結了,猶豫了,該聽誰的呢?
相信父母跟發小都是真心實意的為你好,可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想法,每個人的生活環境,生活閱歷各不相同,就像小馬過河中,松鼠和黃牛對于是否能過河的建議,就各有不同。因此,你要明白,別人的建議總是別人的,主意只能自己生成一個。定見不誕生于別人的意見,而在于自己的一次次試錯之中。
今天在公交車上聽了吳曉波的一段音頻,說如何制服愛跳槽的90后,看到這個標題我就很感興趣,他列舉了90后愛跳槽的幾個觀點:調查發現,有一半以上的90后認為成功需要創業,有五分之一的人認為要靠職場,而靠拼爹的只有十分之一。90后的人找工作最看重的是這個行業的工作前景,最關心自己的職業晉升和發展前景,然后是興趣愛好,而薪酬待遇卻被排在了第三最后只有僅僅的百分之一,是來自于父母的期待。說明90后的孩子們,還是非常在乎自己在這個職業中的發展空間的,當自己處于一個體現不出自己價值的公司時,他們可能就極有可能想要逃離這個環境,選擇跳槽。90后之所以更愿意自由的選擇,任性的跳槽,不在乎薪酬,可能也因為他們不像80后那樣,有家庭和孩子的責任與壓力。但不僅僅是90后,任何一個人,當處于一個體現不出自己價值的職場環境中時,他們都會產生一種很強的倦怠感,因此更想要去嘗試更多更體現自己職場價值,和給公司創造價值的職業中去,想要更多的鍛煉和提升自己。獲得更多可以成功的機會。其實把這些只歸于90后太過于片面,他也涵蓋了大部分人的想法。只不過,90后的孩子們目前并沒有家庭、孩子等各方面的壓力,所以沒有80后的人們更看重于薪酬。他們也更愿意去嘗試,通過不斷的試錯,從而找到那條真正適合和屬于自己的道路。跳槽,也是希望離成功更近一點。雖然有時,受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大環境影響,人們的跳槽,有一小部分會顯現的有些急功近利,沒有沉淀自己的底蘊。想要成功是好事,但有時急于成功,卻是一件壞事。
成功有時也是一時的,柯達被后來逐步興起的數碼相機所取代,數碼相機被后來的手機諾基亞所取代,而如今,諾基亞又被iphone所取代。
成功也是需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隨便便就成功,巴菲特的職業生涯正好橫跨美國百年不遇的經濟大騰飛30年,喬布斯的繼父是機械工程師,從小專注于細節,藝術和科技的審美與融合,造就了今天的iphone。
想要不斷持續成功,你就要善于抓住未來方向的機遇,擁有一雙判斷未來趨勢的眼光,并有能力去抓住,最鬧心的不是你抓不住機會,而是當機會來臨時,你卻因為自己能力不足只能眼睜睜的看它從你面前飄過~~
所以對于剛剛入職場的職場新人,我們不要忙于思考公司戰略,時代機遇和商業模式,而是先補充和提升自己的能力,當你把機會吸引來了,卻hold不住,那比沒有機會還讓人懊惱,所以,如果要吸引外界,請先學會吸引自己。
你需要的是能力,才能參與其中,而不僅僅是做一名觀眾!
那既然成功這么難,我們為什么還要去努力呢?
就像古典給他的孩子講的那個故事:有一個叫上帝的人,開了一間努力銀行,每個人名下都有一個努力賬戶。每個人每天都往里存自己的努力,有的人存的多,有的人存的少。有人存了第二天就取,有人存了很多年一次性取出來。上帝要保證每一個賬目公平。還要給存入努力最多的人標注為金卡,給他們更多的回報。但事實總是這樣,總是那么幾個努力最多的人得到的回報最大,這樣太不好玩,于是上帝決定,每隔10年,上帝就調出所有金卡客戶,抽一次獎,然后隨機把巨大的成功分給中獎的幸運家伙。所以,寶寶,只要努力,就會有合理的回報。而巨大的成功,往往來自幸運,但首先需要確定:你努力拿到了金卡。
每日輸出-雜草袁
每日輸出-《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讀書筆記,好久沒有認真堅持一件事了,接下來30天,讓我也來挑戰一下自己吧~
30天橙長計劃,Da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