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公眾號:三姐愛讀書
這段時間好忙,瑣事纏身,終于抽出空,靜下心來讀一讀馬家輝的這本新書:《大叔》。
“從少年到大叔,是一段肉眼可見的成長與成熟。”
馬家輝從一個中年男人的角度,訴說自己的過往點滴,或感動、或嚴肅、或幽默、或深思……
人到中年,心中自然擁有很多對人生的感悟,讀來不禁觸動心靈深處。
01
在書中,有一篇名叫《總得有一點信心》。
很多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年輕人,他們走出大學校門后,在社會大流中浮浮沉沉,渾渾噩噩地度日子。
歲月蹉跎,就在不知不覺中步入中年的關口,驀然回首,一事無成,感覺虛度了光陰,悔恨不已。
在文中,馬家輝援引北大校長胡適開給年輕人的三味藥,專治年輕人的迷茫與混沌狀態。
第一味藥:總得時時尋一兩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讓問號在心底如火種般燃燒,生命,便仍有火,頭腦和知識便時刻向前挺進。”
很多時候,如果我們一味地只是抱著一副“對什么事情都無所謂”的心態,那么,隨著時間的流逝,生命便如止水一般,不再激起任何漣漪。
相反,在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夠在頭腦里不時閃出一個或大或小的問號,多問問一兩個為什么,就會激發出生命之火。
這是一股求知和探索的火種,在這個問號的驅使下,我們便會在不知不覺中試圖探尋個中的緣由以及相關的答案。
每當我們找到了答案或者探尋到新的知識點,都會產生莫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而這就是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02
第二味藥:總得多發展一點非職業的興趣,簡單來說便是業余愛好。
胡適先生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樣用他的閑暇時間。”
換言之,一個人的閑暇時光往往決定了他的人生走向。
人生在世,總得有點樂趣,才能讓平凡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無論我們從事的工作有多么枯燥乏味,只要心中還有追求,還有一份熱愛,去經受住無情歲月的流轉,從中找回屬于自己的那份快樂。
有了興趣愛好,即使手頭的工作多煩悶、多無聊、多痛苦,我們也會感到有一份盼頭。
因為我們知道,無聊、痛苦的上班時間結束后,我們可以回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看書、或畫畫、或唱歌……
正因為有了這份期盼,生活不再枯寂,人的精神也就不會煩悶了。
對于我而言,因為苦于兒時條件有限,實在拿不出什么像樣的興趣愛好,但是我特別愛看書、也愛寫寫文字。
于是,我就把看書和寫文當作自己的興趣愛好,聊以排解愁緒。
每當遇到挫折或者感到心煩氣躁的時候,我就會拿出一本書,靜靜地讀,哪怕只是一小會,也會讓我的心靈得到極大的凈化與安放。
我想這就是興趣愛好的意義所在。
03
第三味藥:總得有一點信心。
“唯有懷抱信心,我們才愿意對自己和別人以及時代付出,肯努力,肯忍耐。”
今天的成就,取決于昨日的努力與付出。
面對一切未知,我們唯有滿懷信心、充滿信念,才能咬緊牙關克服當下的所有挫折和困難,才能一笑而過。
如今,每個人就像一只負重前行的“蝸牛”,背著一副重重的殼,各種壓力接踵而來。
于是,各行各業都陷入強大的“內卷”當中,不自覺地就會在無形之中自我懷疑的泥淖里。
這時候,不妨多加鼓勵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是可以的。
然后,帶上勇氣與信心,踏踏實實地付出努力,去澆灌和孕育明日的希望。
年輕人,總得有一點信心,即使現在步履維艱,信心和努力會帶給你一份期盼、一份底氣。
04 寫在文末
正如馬家輝在《大叔》一書中所說的,“今日的失敗,都由于過去的不努力;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將來的大收成。”
這句話鼓舞了那些處于迷茫、悵惘、困境中的你我他,給人一種撥云見日的快感。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往往存在于自己的心志。
面對平平淡淡的日常,有人懂得從中找到驅使自己不斷前進的希望之火;有人懂得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給生活添加很多樂趣;還有人懂得堅守信念,咬緊牙關,排除萬難,最終抵達成功的彼岸。
無論我們屬于哪一種,這都取決于自己的本心。
-END-
歡迎關注@三姐愛讀書,分享更多好書、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愛看書、愛寫作,每天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