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途中打開河北音樂廣播,聽到了這樣一則新聞,一輛行駛在路上的車,在人行道前禮讓行人的時候,被后面一輛奧迪車車主不停地鳴笛催促,催促無效后,這輛奧迪車主暴怒,居然竄出車將前面這輛車的車主暴打了一頓,然后開車揚長而去。
在沒有大力提倡文明駕駛的時候,這種事兒會讓看到人感到氣憤,議論過后歸于平淡,最后不了了之,更不會有新聞報道。即使有些人通過微信傳播了,也不會有多大影響,只是一小部分人發發憤慨而已。
如今重視了全民素質教育,同樣的事情發生,影響就不一樣了。當地新聞對此不但進行了詳盡地報道,還引起政府部門的關注。
被毆打的車主,咱們暫且忽略他開的什么車,估計比奧迪車的檔次要低,不然的話,這個奧迪車主也不會這么放肆地敢去打他。因像這類素質的人基本上都是“狗眼看人低”,用物的價格來衡量人的價值。
試想他能開奧迪,體現著他的經濟基礎不會很弱,但種種現象表明,此人在提高經濟收入的時候沒相應地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從而使他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了落差,甚至失去平衡。在失衡的情況下,發生了這件事。
他順理成章得被抓了典型,因石家莊是河北省省會,這是提倡文明駕駛以來,第一起禮讓行人的執行者被毆打的事件。奧迪車主跟政府提倡的事情唱反調,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這人不太關心新聞。或許是即使聽到了關于文明駕駛的報道,自認為屬于特權人物,這種小事兒跟他沒有關系。
還有就是感覺這個道路他有“自主權”,如果誰妨礙了他的前進或者影響了他的行駛,他就會忍無可忍得爆發,不顧后果。
如果心里能裝著別人,就會理解的;但這種人心里沒有別人,只有他自己,只有他想辦的事情和他在行駛的道路。
幸好他在這件事上踩了雷區,因為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怎能放縱一個這樣的人逃逸或者失蹤呢?所以他無處遁身,經過交警部門和新聞部門的追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找到了他,判處拘留五天,還有其他相應的處罰。
這次處罰也許給這個人帶來的是痛改前非的轉折,也許他會認為自己怎么這么倒霉,并經過一些暗箱操作,降低自己的處罰。今后依舊為所欲為,只是,盡量避免出現在惹眼的地方而已。結果如何,不得而知。
這類人本身就自帶優越感,興許是物質條件比他人優越,興許是在社會上擁有一定的職位或地位。只有這樣,他才在眾人眼里感覺自己與眾不同,感覺社會上的好多設施就是專為他而設。連在道路上旁人擋了他的正常行駛,他也會火冒三丈,甚至對別人大打出手。
在他的心中,不會認為這個道路是公共場所,大家應該互相禮和謙讓。也不會認為即使有急事也要耐著性子等下,或用適當的方式溝通。為何偏偏用這么簡單粗暴的方式來降低自己的身份呢?
這則新聞使我想到了現在脾氣暴躁的人越來越多,這個火氣是從哪里來的呢?從好的方面來理解,現代的人都珍惜時間了,認為時間是很寶貴的,在浪費時間的情況下就會火冒三丈,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從壞的方面來說,就是自私的人越來越多,凡事兒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
這就像一把雙刃劍,有正面也有反面。從好的方面,如果認為時間是很重要的,遇到這種情況理應遵紀守法,焦急得話可以疏導自己的情緒。因為畢竟是公共場所,要用自己的學識讓自己更加沉穩更加理智。
在人行道前快速行駛,極易造成一些交通事故。本來計劃快,由于處理不當反而意味著更慢。出了檔打人的事兒,接下來必定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這件事,所以被迫擠出時間處理事情,會不會被耽誤更久?
只有多多學習,總結經驗教訓,經過沉淀和積累,人會越來越厚重,越來越減少易怒、暴躁甚至用極端情緒處理事情的概率。
借用一句話,“人丑就要多讀書”,這里借用的“丑”,不是指外在的,而是指心靈的。如果任一個人心靈極端丑陋的話,就得用多讀書來修復那顆難看的心靈。防止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傷及他人。
現在人的外貌越來越俊俏、越來越美艷無比。但心靈卻越來越自私,越來越丑陋(冒著挨湊的風險說噠)。
雖說是一家之言,但從對身邊人的觀察來說,事實大抵如此。
人們越來越虛榮,相互間比豪車、比美妝、比各類名牌商品等那些外在的東西,而對于自身的修養卻越來越忽略。美其名曰哪兒有時間?
切忌在貂皮大衣里裹著一顆不潔的靈魂,寬宅大院里宅著幾位狹隘的人兒——
人生寶貴,內外兼修最重要......
歡迎同田真十一起,用文字與世界相連~~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