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結束了考研的日子,在家一個人久了,迫切地渴望遠方。還在備考的時候,看了一個電影,電影里有一句與謝蕪村的俳句《春之海》,被翻譯成:“春海,悠悠碧波,終日蕩漾。”看過許多次夏日的海了,記憶里滿是烈日冷飲和繽紛的人潮,那是人世間的熱鬧,但春天的海,沙灘不被人潮占領的時候,該是怎樣的悠閑,怎樣地與礁石訴說衷情呢。想象著獨自蕩漾的春之海,想在春天去海邊看一看的念頭揮之不去。
于是買了四月的車票,去青島找讀研究生的好友。列車要行駛一下午,距青島兩小時車程時,已是暮靄沉沉,看著車窗外廣袤的平原,呼吸也變得順暢。這不是一場流浪,因為到達目的地時會有好友的迎接,我感到安心又期待,像是回歸。這種明明天黑了,卻不必害怕迷失的感覺,讓我想起大學時乘坐一輛夜晚到達目的地的列車的心情,那時在車站等候我的是我愛過的一個少年。
那個電影有這樣一段對白。“人們來這里是來享受人生的。”
“什么是享受人生呢?”
“大概就是靜靜的發呆,靜靜的思念一個人吧。”
那個少年,總是這樣不知不覺地成為我“享受人生”時,思念的對象。每個人心里都有這樣一個人吧,一個一起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最后卻不得不放手的人,一個曾經毫無顧忌地傷害從不肯坦誠擁抱,到后來才追悔莫及的人。
到達后與多半年沒見的好友開心地笑著擁抱了,半年前畢業的時候兩個人也是緊緊抱在一起,只不過是淚流滿面。四月不是吃海鮮的季節,但晚飯時還是點了一盤辣炒蛤蜊,味道也很不錯。我和好友談著發生在各自身上的事情,就好像是大學時在食堂一起吃的一頓普通的晚飯,可反應過來,我已是客。
第二天的行程是中山公園,八大關和棧橋。中山公園在舉辦櫻花節,近幾年全國各地掀起了賞花熱潮,似乎每個城市都是桃花節,杏花節,海棠花節的各種花節。青島是櫻花節。中國人賞櫻花,并沒有日本人物哀的那種感覺,什么花瓣紛紛落下時壯烈的美,在幸福的中國人眼里是沒有的。人們賞花只是單純的好看,如果不夠好看,就“人為”制造一些好看,所以那些肆無忌憚的搖晃樹干制造人工花雨的行為才頻繁登上新聞吧。
慶幸的是這次在中山公園并沒有遇到這種“唯我獨尊”的霸道行為,大概因為恰好青島多風,花雨時不時落下來,落在小孩子的頭頂,小孩子騎在大人肩頭,畫面是一種溫馨的美,與尚未組成家庭的我似乎很遙遠。
八大關是以景區八條以不同關隘命名的街道而命名的景點,我和好友擇一條街道走向海邊,空氣中隱約彌漫著海腥味,街道上的車輛和街邊的行人很少,像是趁著大家午休未醒時的一場秘密散步,獨享這寧靜和綠樹繁花。終于看到春天的海水,是我想象中的樣子,那么蔚藍,那么自由,沖刷著沙灘,拍擊著礁石,但是畢竟是景點,岸邊的也是有人的。走過沙灘,走上一條伸入海中的堤壩,有幾個人在釣魚,我忽然很想問一句:“大叔,今天怎么樣,釣上魚了么?”但我只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看著他們緩緩地收線,期待一條大魚,結果只看到空蕩蕩的魚鉤躍出水面,他們又鉤上魚餌,把魚鉤重新扔進海中,這是一個多好的愛好,即使會收起無數次空鉤,但是假設僅僅能有一次釣上魚的經歷,看到那細密的鱗片在陽光下發光,也會讓人上癮吧。于是為了再一次經歷那種喜悅,浪費多少體力也好,浪費多少時間也好,浪費多少金錢也好,也會一次次重復著那放線和收線的動作。就像人人都曾追逐的夢想一樣,有些夢想太過宏大,所以不是所有夢想都能實現,但是這小小愛好就像濃縮了的小夢想,是不得不向塵世妥協的壓縮的夢想。
走下堤壩,走到另一邊的礁石上,海水清澈如許,朋友給我拍了許多張照片,陽光沒有遮擋地投射在我的臉上,腮紅更加明顯,頭發被海風吹亂,彌補了我發量少的缺點,頭頂是海顏色的天空,身后是天空顏色的海,腳下是黃褐色的巖石,中間小小的我真的像是滄海一粟,卻意外地得到了自由。
在一個視頻上看到過日本橫濱的大棧橋,沒想到在青島看見了相似的景色。棧橋就是一座長長的伸入海中的橋,橋邊海中落滿了肥碩的海鷗,有人投食的時候矯健地飛起,遠處是錯落在半島上的許多紅頂白墻的小樓,半隱在薄霧中,如果不是海風太過凜冽,如果不是投食海鷗的人這么多,這里也是個發呆的好地方。朋友對海鷗著了迷,她說上次來都沒有看到,而這次有這么多只。那些海鷗即使是來吃東西,也和人保持著一個安全距離,聰明異常,但姿態確實十分漂亮,像是梳著光滑的頭,穿著潔白禮服的花花公子。就是這樣的美麗,和這樣的距離,最勾人魂魄。
晚飯前,我們又去了劈柴院小吃街,吃了據店家說只有在青島能吃到的一個薄餅小吃,里面有一個被壓扁了的大蝦,我想起了科幻小說里被二維化的星球。味道也很單純,就是鮮鮮咸咸的味道。有個很多人推薦的燒烤店,點了幾串魷魚爪和魷魚頭,醬料十分讓人上癮,就這樣胃里也充滿了海的味道。
一天的行程結束,走了很多景點,其實我是并不排斥景點的,尤其是在旅游淡季,景點成為景點最初是有道理的,或許它們不能代表這座城市的全部,或許被美化了,或許被商業化了,但還是在某個角落,或許是一個石頭一面墻,或許是一朵花,一棵樹上,隱藏著現在或曾經屬于這個城市的某個東西,讓人感嘆“啊,原來這就是青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