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由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大一些的叫島,小一點的叫洲,一齊散落在靠近大陸的海面上。我們在中環四號碼頭上船,駛往南丫島的榕樹灣碼頭。由于沿著海岸行駛,一路不會遇到大的風浪。船一靠岸,就看到離島遠不同于市區的風景——聯排的二至三層的村屋小樓,和滿眼被綠植覆蓋的小島。我們沿著小徑進入小島,開始了一天的環島游。
連接碼頭的是一片小樓,主干道兩邊,一家家的多是餐廳和小店。餐廳有門口擺滿水族箱的海鮮酒家,洋氣的西餐廳和情調的小酒吧,小店多是些創意清新的,賣著工藝品或是圖書。漫步在小路上,愜意欣賞的同時也不禁贊嘆于島民的經濟意識。往小島的深處走下去,村屋變的稀疏起來。島上的村子都很小,不一會兒就走到了下一個小村。不禁令人想起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詩句,只是這柳暗花明來的有些快了。我在路過的一間天后廟前敬上三根香,祈禱流年諸事順遂。
進入山區,兩邊風景換成了綠油油的田地和樹林,一周的的疲憊忙碌也換成此刻的寧靜安詳。邁開腿,心想今天的微信運動可以刷上一萬多步了,便莫名愉快起來。島上的高坡上有一個風電大風車,三片風葉快速地轉動著。但它孤零零的數量總讓人懷疑它只是個擺設。風車下面做成了一個科普小園地,更做實了我對它是個面子工程的“惡意毀謗”。“也許它還是靠電才能轉的動呢。”我幼稚的打著趣,同伴也善良的附和著我。站在高坡的亭子中,眺望對岸的香港仔,一條貨輪行駛在海中央,頭頂飛旋著海鳥和鷹。我們相互無言,卻任此刻的思緒盡情暢想,任此刻的風吹亂自己的頭發。
下山路過一個賣豆花的小鋪,供游人果腹補給。魚蛋、香腸、阿華田,滿滿離島的味道。山路一旁可看到遠處海灣懷抱里那星羅棋布的一片片魚排,藍色的浮力板承載著綠色的漁民居住的鐵皮房子,都嵌在了碧綠的海面上,魚排間的通道可允許漁船通過。同伴說“聽說周潤發就是從南丫島走出來的呢”,我回道“是啊,可這里不僅走出他一個,只是他最有名罷了。”回想上岸后路經的一間間小店,多數也是島外人士過來開的吧,只是有人選擇離開,有人選擇駐扎,進進出出,自由意志,均追從心意咯。洪圣爺海灘上,我們駐足觀海。由于天氣還冷,防鯊網隔出的游水區域里一個“游人”都沒有。我們爬上一旁的礁石坐下來,觀望沙灘上嬉戲的人群,看著興奮的和浪花合影的人,看他濕了鞋子的小慌亂,笑了起來。海灘望出去的一旁有一個煤氣發電站,三根粗粗的煙囪直插天際,一縷淡淡的灰煙徐徐的匯入云霧。“好干凈的發電站”,我們自我安慰道。
我們選擇了從另一個叫索罟灣的碼頭回程。坐在岸邊的長椅上等船,望著長長的延伸至海面上的碼頭,綠色的弧頂下,人們安靜的等待著。我拿出一根煙抽了起來,同伴問我都什么時候抽煙,我辯解道:“像電影里面的人物往往會在某一幕,配合當時的心情,點一根煙。”“那你現在是什么心情?”同伴追問,我一時語塞,有點被問住的樣子,遲鈍片刻后答道:“高興、煩惱的時候都會抽一根,我想現在的心情是放松的吧。”
題外話:索罟,“索”有繩索、追尋之意,“罟”是網的意思。索罟灣應該是因其為過去漁民出海捕魚的碼頭而得此名。關于罟,有一個有趣的古語: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的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里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