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崇禎朱連
簡介:“老天爺玩我啊,好不容易穿越一次,竟然穿越成了崇禎!” 更慘的是,還有七天就到了他上吊的日子,這可如何是好! 看著大明江山,看著后宮佳麗三千,他舍不得,真的舍不得。 為了保住大明血脈,他決定無論如何都要送太子出去,于是,他殺奸臣,殺內訌的奸臣,殺投敵叛國的奸人…… 本想著將太子送到南京,他就可以安然上吊了,誰知情節發生變化,那些忠臣謀士紛紛站起來了...
>>>繼續閱讀<<<
關注微信公眾號【京墨輕閱】
去回個書號【2682】,即可閱讀【大明:距離滅國還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小說全文!
他一個小小的錦衣衛暗衛,就算順利加入流賊,沒有功勞想往上爬是絕無可能的。
如果不能快速升官,這內應根本應不起來。
到時候不但無法完成任務,甚至是三個人去,三個人回,沒有意義。
崇禎微微一笑:“放心,朕已經替你們準備了投名狀,你們只需給自己編排一個虛假的身份。”
“其他的,不用考慮。”
說著,他讓王承恩將崇禎十七年第一期報紙遞給王寶林,并說道:“這是朝廷內部最新的消息,你帶上。”
“還有兩個消息,你們記在心中。”
“一,朝廷已經決定堅壁清野,將方圓百里的百姓全部遷徙到京師城中。二,朝廷會排出一支輕騎,沿途對劉芳亮部進行襲擾,不求傷敵,只求延緩對方的速度。”
“陛下...將這些消息告訴他們,是不是...”王承恩一臉慌張的小聲提醒。
后面的話他沒敢說出口,上次崇禎對他說過的“你在教朕做事”幾字依然歷歷在目。
堅壁清野不是秘密,襲擾敵軍絕對是機密信息。
一旦提前將這個消息透露出去,輕則讓那些騎兵受損,重則會全軍覆沒。
那些可都是陛下親軍勇衛營,京師的精銳!
崇禎假裝沒有聽到,繼續對王寶林說:“這些消息雖然不能讓你們升官加爵,但當個小隊長還是沒什么問題的。去了之后只需要做一件事,有機會的將劉芳亮的糧草燒毀。”
“如果沒有機會,不要冒著暴露的風險強行放火,一直待下去就好。”
王寶林眨了眨眼睛:“小的遵旨。”
“你們走后朕會讓李若璉照顧你們的家人。”崇禎看向李若璉:“你給他們的家人每家發一百兩銀子,一應缺失朕都管了。”
“遵旨。”
“謝萬歲!”三個人激動的跪在地上領旨謝恩。
“好了,你們三個去吧。”
在小太監的帶領下,三個錦衣衛暗衛離開皇城。
崇禎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嘆了口氣。
“皇爺...”王承恩不敢多問,只能似是而非似的說了半句話。
“不知陛下為何嘆氣?”李若璉見狀問道。
“李若璉,朕這些天來殺污吏,殺勛貴,殺商人,送太子南遷,整頓吏治,造火器,出邸報,免田賦,募兵備戰。”
“你覺得朕,還能做什么?”
“陛下,臣以為這些夠了。”
“不夠!”崇禎搖頭。
京師守軍和百姓沒見過流賊,雖然報紙上寫出了流賊的惡行,但那些所作所為終究是寫在紙上的,人們看不見也體會不到。
他們只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相信罷了。
僅此而已。
“要讓城中軍民見識到流賊真正的面目,該怎么做?”崇禎問。
李若璉閉著嘴,一句話不說。
這種話要是說出去,滅九門的罪!
“急癥下猛藥!”李若璉認真思考后小心翼翼的說道。
“你的意思是...?”
“殺人!”
換做以前,李若璉絕對不敢主動說出這種話。
現在不一樣。
崇禎給他的感覺像是變了個人,以前的皇上優柔寡斷,現在的皇帝殺伐果斷,毫不留情。
這是武官們最崇拜的皇帝!
崇禎點頭,李若璉的想法正合他意。
殺人是必須要殺的,只不過這次他不想殺貪官,更不可能殺平民。
既然讀書人以法亂國,那么就拿讀書人開刀!
讀書人以誰為遵?讀書人為什么越來越沒有骨氣?
他們萬世師表孔圣人,老師的后代怎么做,他們就怎么學!
呵呵!崇禎心中冷笑不止。
85章
他面無表情的吩咐:“王承恩,你出去一下關好殿門,不準任何人進來。”
等王承恩走后,崇禎才淡淡說道:“李若璉,你可曾聽聞世修降表衍圣公?”
錦衣衛都指揮使李若璉臉色怔了怔,然后大吃一驚地低聲說道:“陛下...陛下難道是要...殺衍圣公?”
“陛下萬萬不可啊!”李若璉的一臉的驚慌。
如果不是君臣有別,他甚至想爬到崇禎的腳下求情。
“孔子乃歷代讀書人的榜樣,孔門世代子孫也都是書香世家。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歷代王朝皆以儒學為正統,大明朝亦是如此!太祖皇帝一統天下后,亦是冊封孔希學為衍圣公。”
“儒學影響深遠,衍圣公更是文學泰斗,被天下讀書人奉若神明!”
“如果陛下將他殺了,不但會動搖大明國本,更將會受到滿朝文武官員,天下讀書人,乃至天下百姓的唾...指責!”
在得知崇禎想要殺衍圣公后,李若璉甚至冒出一個想法:崇禎瘋了!
貪官污吏殺就殺了,老百姓戶會拍手稱快。
殺勛貴和商人也是一樣的道理,老百姓對他們的死只會幸災樂禍。
殺讀書人也可以,但殺讀書人的代表衍圣公不行!
崇禎淡淡一笑,反問道:“你不敢?”
李若璉跪倒在地,“陛下,臣并非不敢,而是不能!臣可以不要名聲,但陛下不能。一旦走漏風聲,陛下圣明將嚴重受損,臣擔不起這個責任。”
“李若璉,你這個想法很危險啊!”
李若璉剛想繼續解釋,卻聽崇禎說道:“朕沒有傻到招惹天下讀書人的地步!朕是讓你去衍圣公府殺人,不是殺你殺衍圣公。”
呼,原來如此!
李若璉伸手擦掉額頭上的冷汗,在深呼吸的作用下心跳慢慢恢復正常。
不殺衍圣公就好!
再說了,衍圣公身在山東,就算想殺他也得去千里之外的兗州府(曲阜隸屬于兗州府)才行。
“請陛下賜教。”
崇禎沒有直接說,而是話鋒一轉問道:“朕讓百官、勛貴派家丁協助守城,衍圣公府可曾派人?”
明朝有兩座衍圣公府,一座在曲阜,另一座在京師太仆寺衙門旁邊。是明英宗賜給孔子后裔的府第,亦稱衍圣公府。衍圣公凡遇進京朝賀,都在此居住。
不在京時,由后代打理。
“回陛下,派了一個張姓仆人,在西便門守城。”
“那就好,今夜你前往太仆寺衙門旁的衍圣公府,殺一個孔家的后人,記住只許殺一人!死狀要慘不忍睹。”
一人?是不是少了點?
不等李若璉想明白,崇禎繼續說道:“殺完后在墻上面留下血字:開城門迎闖王,否則全城殺光!”
“遵旨。”
對于衍圣公一門,崇禎沒有任何好感。
元末明初時期,衍圣公孔克堅向元順帝上疏獻策“今勤王之兵頗眾,與之決戰,盜(指朱元璋)可平也。”
然而,他上疏的同時又派兒子孔希學代替他自己去南京朝見朱元璋。
如此首鼠兩端,實在可惡!
八旗兵入關后,被明朝奉養了近三百年的衍圣公,再一次展現了家族遺傳思想:人擇明君而臣,鳥擇良木而棲!
趕在所有人面前向年幼的順治皇帝上呈《初進表文》。
后來順治讓禮部向全國發出剃頭令,衍圣公召集眾族人商討后,在衍圣公府門前陳設香案,宣讀圣旨,集體剃發。
忠誠與否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孔府有錢!
>>>繼續閱讀<<<
關注微信公眾號【京墨輕閱】
去回個書號【2682】,即可閱讀【大明:距離滅國還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小說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