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懂"禮儀"嗎?

作者:毛志杰(家長課堂)

有的孩子天生“嘴甜”,不用人教,見人就“哥哥長、姐姐短”;而有的孩子好象天生“嘴不甜”,怎么教,都不開貴口稱呼長輩。這可怎么辦呢?其實就屬于家庭“禮儀”教育的范圍了。

林心如生個漂亮的女寶寶,很多網(wǎng)友紛紛留言送上了溫馨的祝福。

寶媽問小寶說:“咱們給林心如的小寶寶送個什么祝福好呢?”

小寶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來啥好詞兒。

小寶屬于內斂型的孩子,嘴不夠甜,有什么話不太愛表達出來,這讓寶媽、寶爸一直很頭疼。

記得有一次參加親戚的婚禮時,論到小寶送祝福語了,小寶想了半天,說:“祝叔叔嬸嬸工作順利!”

所以,寶爸、寶媽一有機會就鍛煉小寶在這方面的能力。

人和人之間的關系都是在來往祝福中得到加強的,一個小小的祝福可以很快拉近人們之間的關系。

因此,從小對孩子的禮儀知識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項。

寶爸、寶媽也就小寶“嘴不甜”的問題進行了反思。

寶媽認為有遺傳因素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不能單單怪小寶,她說:“我從小就不愛和人搭話,見到人能不說就不說!”

聽了這話,寶爸也好象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直到現(xiàn)在,寶爸還對一些老家的親戚分辨不清該稱呼什么!

相信有不少家庭也和寶爸、寶媽一樣,自己“嘴不甜”,卻要求孩子“嘴要甜”,見人稱呼“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的確有些過分了。

不是有這句話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有遺傳和從小環(huán)境影響,的確也很難改正。家長首先應該體諒孩子,明白這個道理。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孩子不用教就“嘴甜的像抹蜂蜜”,有的怎么教也“難開貴口”,這或許就是你的基因在起作用呢?

寶爸說:“遺傳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因素的確不可忽視,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這對于孩子今后的成長是不正確的。所以,我們仍應該努力使孩子克服這方面的影響。畢竟,無論孩子是內向或者是外向性格,都應該具備基本的禮儀知識。”

寶媽問:“那遇到咱小寶這種情況該怎么教育呢?”

寶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給孩子提供機會接觸與以往不同的人群和環(huán)境。”

寶爸也承認,家庭環(huán)境和孩子身邊的固有環(huán)境是一個關鍵影響因素,因此,改變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是個好辦法。

寶爸也發(fā)現(xiàn),自從小寶進入初中生活后,明顯在禮儀、禮貌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觀,年紀增長是一方面,老師和同學形成的新環(huán)境的影響因素也十分重要。

寶爸分析說:“僅僅用‘紙上談兵’的方式給孩子說‘見了長輩要稱呼’沒有效果,最關鍵的還是孩子身邊人和事的影響。當一個人到了一個新環(huán)境后,急需適應新環(huán)境的壓力會迫使他注重‘禮儀’來調節(jié)人際關系。所以,對于像小寶這樣‘天生嘴不甜’的孩子,培養(yǎng)他們‘禮儀習慣’的方式,就是讓他們不斷地接觸到新的人和新的環(huán)境。

“當一個人面對新環(huán)境多了,在‘禮儀’方面的潛能就會不短地被激發(fā)出來。到那時,你再讓小寶給林心如的孩子送祝福時,他一定會脫口而出。”寶爸肯定地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