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擁有2700年歷史的古城,中國保全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其余三座為:麗江、閬中與歙縣。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平遙縣衙博物館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平遙縣衙坐落于平遙古城中心略偏西南的位置,始建于北魏,定型于明清,目前保存下來的最古老建筑可追溯至元朝至正六年(1346年)。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軸對稱布局,南北軸線長二百余米,東西寬一百余米。平遙縣衙是中國現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縣衙。整個建筑群主從有序,錯落有致,結構合理,前朝后寢,左文右武。自從平遙(包括此前之平陶)成為縣治以后,平遙就開始設立衙署。早期的縣衙早已淹沒在歷史的風沙之中,現存為明清時期的衙署。據明成化十一年(1475)《山西通志》載,縣衙初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至今已有六百余年。(注:本段文字來自網絡)
同興公鏢局/中國鏢局博物館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協同慶錢莊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明清街與市樓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