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直在掌閱里讀《愿歲月溫柔相伴,美好如約而至》,有一段印象很深。
“一個死掉的女孩去找能看見鬼的池恩倬,拜托她幫忙把冰箱填滿。女孩是在準備復習考試的時候累死的,她擔心媽媽去她的住處收拾衣物時發現冰箱里空空如也,她的苦日子就穿幫了。池恩倬答應了,買個各種食物和飲料,放進他的冰箱,還幫她把床鋪整理好,媽媽來的時候,看見滿滿的冰箱心里有了一絲安慰。”
不得不說這個故事的主人亦或編劇對生活細膩的領悟比我牛X很多,它好寫實。
誠然離家在外的孩子總因各種忙碌無暇花心思愛護與照顧自己,卻留待最后有花心思在父母面前做好掩埋罪證的提前量,似乎,我也與故事中的女孩有著異曲同工的說法——“你看,我過得很好”。
我不及故事中女孩對冰箱的細微思慮,我狹隘的思想在當初僅是被垃圾桶這個東西所固化。
我總想著,只要在我媽來我這之前我把垃圾處理掉,她便無法發現她女兒過著那大量與速凍與防腐劑與咖啡為伍的日子,殊不知棋差一招,被我忽視的冰箱竟能出賣我,反倒它成為我媽關注的重點,說來,若我早一點讀到這樣的故事,起碼我不會讓我媽來之后看到冰箱里有長毛的饅頭、有枯黃的大蔥、還有,什么都沒有的冷凍抽屜。于是,她總免不了開冰箱時絮叨,現在想來,聲聲的絮叨是女兒充耳不去的鳴笛警報,提示著女兒有著怎樣的不孝道。
現在不會了,我每天清晨做飯時,冰箱成了供應“前線物資”最好的糧倉,而且,我的心態近來愈發平和,情緒愈發冷靜,想問題愈發理智,做事情愈發專注和愈發細致。
這一切,追根溯源,要從我每天堅持05:00起床閱讀開始,通過留出時間閱讀,將文字中領悟的道理付諸生活,收獲來的改變,那么妙不可言。
每天,我07:30出門上班,
每天……
05:00-06:00起床閱讀,
06:00-06:30騎行運動,
06:30-07:00沖澡,準備和使用早飯,
07:00-07:30拖地,整理著裝,
07:30走出家門,
07:30-08:30上班路上聽講百家講壇。
看好時間的刻度,堅持了一周,我便遇見了最好的自己,把握了適合自己最好的節奏,對外溫柔好說話,波瀾不驚,對內堅如磐石,理性的可怕,而我,非常喜愛現在的自己。
我常常換乘諸多的文字工具旅行在寫作的國度里,甚至,自然而然擁有了一種駕馭書面語的表達,可能會思考,會設計,偶爾閑來從早晨八點到下午兩點,6小時有余,不動地方的寫,毫無疲憊,毫無饑餓,直感到時光飛逝,酣暢淋漓。
只是,知女莫若爹。
我跟我爸視頻聊天,把近來書寫的如夢令等幾篇文章念給我爸聽,畢竟,即使千金萬金得盡天下人認可也不及自己父親首肯一次來得分外愉悅。
我念完,不說話了,等待我爸的點評,他可能說我寫的還可以吧,會夸我嗎?可能說我哪個地方不恰當了,或者干脆說我一通瞎寫。
我爸說,女兒啊,是不是工作遇到難處了,跟爸說。
真的,那一刻,我覺得我是無所不能的孫猴子,可是,我爸是如來佛,我跑不出他的手掌,到什么時候都跑不去的,我爸就是我爸,這世上只此一人。
我說,爸你怎么知道的。
他說,古時候,仕途不順的人都愛出詩,愛做文章,你比如李白,杜甫……。
視頻這端,我聽著他給我舉著那些我聽過的名字,抿著嘴,掉眼淚。
我最好的自己,我最好的節奏,我的平和心態,我的冷靜情緒,我處理問題的理智,我的專注,我的細致,瞬間,土崩瓦解!
人類,祖先開始就是趨吉避兇的,我不過也想找塊出處,用來轉移注意力,給沉痛一個輸出口,當站在辦公室被領導罵時,仍然能給她一個微笑,她說,你不要笑,可我用自律鍛煉出來的笑只為了送給她。
領導,有一個不爭的事實,他是員工成才道路上的貴人,所謂貴人意義,是即便你優秀到站在了萬眾矚目的榮譽殿堂中央,他依然能發現你滿身的毛病,開始損巴,損巴完就給你問題的解決方案,然后,你就站在了更高的榮譽殿堂中央。
回頭,再瞧當時醍醐灌頂的損巴,能見得其全貌,是叫為你長記性而存在的。
所以,面對這樣的貴人,任誰都是在成長道路上奔跑了。
部門現在很火熱,有很多新人加入,我會看到她們遇到壓力時的眼淚,我會聽到她們遇到問題時的沮喪。
交談中,我會剖析給她們聽:
你能為自己做出來的數據即將展示在會議上出錯的可能而哭泣,是因為你對自己有好的期許,是好事,但可能沒預估過能力的問題,恐懼錯誤是自己從別人的角度看自己,這是不對的,沒人知道你經歷過什么,沒人經歷過你經歷過的事情,所以,別人不懂你很正常了,但你不能以別人眼光看自己,那太不公平,要懂自己,愛自己,數據如果真錯了,下次再不犯就是。錯一次長一回見識,布置命令的人喜歡做熟不做生,你還能第一次做,他們在培養你,多好的事,要高興才對。
員工有通才,專才和平才之分,通才什么都會,什么都做得好,誰都會習慣性的就愛把事情交給這樣的人,出于放心,事情的解決還有保障,所以,最后通才能怎么死?累死的。專才做一件事能做的特別好,特別專,最后能怎么死?委屈死的,如果遇到不會用才的人,把專才用在不恰當的位置,專才出不來最后委屈死了。平才是平庸的意思,這樣的人沒什么能力,領導專把大項目給他,把最重要的工作給他,最后平才怎么死呢?著急死的。你現在覺得各種工作多,派給你活的人多,為什么?一是你給人的形象非常好,大家認為你是通才,放心把活交給你,認為有保障,二是不知道你是什么才,所以什么都讓你涉略點,如果你感到委屈,或者著急,或者累,都說明你快找到自己定位了,怎么看都是好事,都在成長,加油吧!
為什么你找他要決策卻總遲遲反饋太慢,因為他剛剛上任,不比別人成熟,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判斷和參考,以前他就管一小片,現在一大片了,他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比原來沉重,他太懂責任,所以慢就很正常了。
以上,是我通過閱讀和聽百家講壇得出來的理智和對事情的分析,不說獨到和怎樣的有用,起碼,有些人聽完,離開時面容是舒展的,我好像打通了她們的經絡,她們會振翅,會高飛吧。
有時,不經意間腦瓜里騰起一種感覺,老態龍鐘,垂垂老矣的感覺,比以前知道的多了,遇到問題首先心理都能理解,都能解釋,才明白過來,憤怒,因無知而產生。
同時,能夠把自己知道的用作幫助別人,讓我的一輩子作為舍的一生去存在,挺好的。不讓我的一輩子盡是得,老做接受者,汪涵講的,那叫乞丐的一生。
這樣想,我還有種我是天龍八部里的掃地僧的趕腳,平時無風無浪就去掃掃地,而功夫自在別人危難時,只要我這樣想到,總是能把自己逗樂的,樂得很干的時候就會奇怪,怎么徒留了隱隱的悲涼。
我相信,人只要意識尚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不管做什么都是在學習,在成長,像阿瑟·克拉克墓志銘寫的那樣,我從未長大,但我從未停止過成長。
我無法有成就了,失去了長度的成長機會,那就積累我的厚度,總有一天,還會領悟我人生的那句頂禮膜拜的神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