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片云
月亮,一直是哀愁的象征,古人多以月詠志。
月亮,它是李白眼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它是‘‘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它還是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而今晚天空將要演繹一場完美的月亮之戀。
(一)“超級月亮+藍月亮+紅月亮”三月合一!
“雪后月華明”,2018年1月31日(今晚)19時48分至23時11分,一場月全食奇觀將在東方天穹上演,就在今晚,我們將看到一場“百年不遇”的月全食,將有“超級月亮+藍月亮+紅月亮”三月合一!
上一次他們組團亮相,是152年前的1866年3月31日!也就是說這是152前才會有的天體奇觀。
三月重疊加,被不少中外媒體稱之為“五星級天象”。
1月31日的“紅月亮”、“超級月亮”和“藍月亮”交替閃現,你一定會懷疑:到底天上有幾個月亮?哦,那么請問你:你到底有幾個好妹妹呢?
(二)那一輪紅月亮
今晚,月亮不僅比往常看上去大,還會有一輪紅色月亮高懸夜空。
“紅月亮”是指在月全食天象過程中,月全食期間的月亮也就變成了紅銅色,也就是“大紅月亮高高掛”的獨特景象。
我們能看見一個物體,是因為我們的眼睛接收到從這個物體發出的光。月球本身不發光,是靠反射太陽照射到它表面的光而“發光”的。
那么為什么月全食會出現“紅月亮”?
當太陽、地球和月球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在中間,擋住了太陽直接照射到月球上的光,即整個月球落在地球的影子里,便會發生月全食。發生月全食時,月亮并沒有消失,只是亮度變暗,顏色變紅,因此那時的月亮被稱作“紅月亮”或“血月”。
天文專家解釋,月全食期間,月亮進入地球的本影,當月亮全部進入地球的黑影后,由于地球有著厚厚的大氣層,可折射和散射太陽光。太陽光中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光線,其中以紅光波長最長,紅光折射和散射到月面上最多,因而出現了“紅月亮”。
紅月亮即血月,在古代是不吉利的象征。代表有冤案。也有預示這災難的。有“血月見、妖魔現”的說法。歷史雜記曾有記載,血月現,國之將衰,氣盡,如墮獄!伴隨的是禍亂,比如:荒,戰,冤,邪等。
當然隨著我們對天體運動的熟知,早已不再相信這種“狼人”或“天狗吃月亮”的傳說故事了。
(三)月亮代表我的心,藍月亮
1月31日的月全食還伴隨著“藍月亮”的現象。也許你會問,“藍月亮”難道是指月亮還會變成藍色嗎?當然不是的。
顏色不藍的藍月亮最開始只有一種定義,指如果一個天文季節中出現了四次滿月,那么第三次滿月被稱作“藍月亮”。
至于為什么稱作“藍月亮”,有個歷史原因。
古人喜歡借助月相的變化來追蹤季節變遷,這點不難從農歷看出。依據不同的文化背景,每個月的一次滿月都被賦予了特別的名字,例如1月的滿月被稱作狼月、老月、冰月、血月、圣誕之后的月。
一個天文季節三個月,一般情況下會出現三次滿月,假設出現了四次,那么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還依據原來的三個滿月名字來稱呼,但第三次滿月就沒有名字。于是,人們就給它取了一個浪漫的名字——blue moon,藍月亮。
藍色是浪漫的顏色,深邃的藍色,卻又帶著跳脫的亮光,美麗的像是沉浸在無盡的靜謐中的湖水。那一輪藍月亮,是不是代表你的心呢?
(四)月亮中的英雄,超級月亮
超級月亮有多“超級”?
至于超級月亮,顧名思義,是指1月31日的月亮比平常看到的月亮更大。
超級月亮平均每14個月發生一次。2018年的超級月亮發生的時間是1月2日,上一次“超級月亮”出現在2016年11月14日,下一次“超級月亮”將在2019年2月19日(當天是元宵節)出現。所以,如果按照超級月亮出現的周期來看,1月31日的月亮并非超級月亮,但也是比較大的月亮,因此稱它“超級”可以接受。
雖然月全食、藍月亮和超級月亮都是比較規律的天文現象,但是同時出現,就是罕見的天文奇觀。
時值冬日有殘雪,古樓翹腳勾紅月,屋內蠟梅一段香,窗外風聲絲絲扣,“風花雪月”都有了,是不是別有詩意呢?
一片云:文字的堆砌者,語言的搬運工。時光可以慢慢蒼老,時間卻永遠不會為誰停留,它是最好的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