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必然發生而且無法避免!
關于這句話,我非常的認同,也常和身邊的人說,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太一樣: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永遠在變!
分享一個昨天晚上發生的故事:
早前買了一本簡奶奶寫的《杰瑞的冷靜太空》,才收到,前天晚上剛剛和二年級的大兒子一起看完,開始還以為他只是當普通的書在看,沒想到,他真的對其中描述的“冷靜太空”很感興趣,而且要開始動手制作自己的“冷靜太空”。
今天所有的制作材料還在采購中,“冷靜太空”也只找了地方而已,晚上的時候,他還沒有完成自己的作業,但是有小朋友來叫他下樓去玩。
按之前的約定,我直接和小朋友說,十五分鐘后,如果他不下來的話,應該就不下了,讓小朋友不要等他。這個時候我家娃開始急了,說十五分鐘我沒有辦法完成作業!我提醒他,從放學回到家到剛剛小朋友叫他,一共過了兩小時45分鐘,其間我一直在提醒他要先按計劃約定做作業,但是他一直都在玩東玩西的心不在焉,現在,如果不能在十五分鐘內完成作業,當然不能下樓玩了。
孩子一聽就開始發脾氣了,開始又哭又鬧,我陪同了一會,試圖讓他安靜下來,但是完全沒有辦法讓他平靜下來,我被孩子的情緒也弄得快到了要崩潰的邊緣。
我只能和他說:“媽媽也要去找自己的冷靜太空了。”然后轉身關門離開。
大概過了五六分鐘,我重新敲門進他房間,這個時候,他已經完全平靜了下來,正坐在自己的“冷靜太空”下在玩自己的樂高。
我問他“你還想要下去玩嗎?”他很平靜的搖了搖頭,“沒寫完作業,那就算了,我一會會繼續完成作業的。”
“太棒了,那你今天晚上打算完成所有的作業嗎?”
“先做完數學,明天早上再做語文的寫話”
先認可和接納對方的情緒,也對孩子坦白自己的情緒,相信孩子能處理好自己和理解媽媽,真的非常的有效。
今天是我們在之前的日子中“常規”沖突里平靜得最快的一次。而且事后大家都可以修復關系,重新回到計劃的正軌中!!!
中間同時用到了正面管教和教練技術,兩個大的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感覺底層邏輯是相通的。
而這個底層,就是五大原則。
對面不同的人溝通的時候,那怕那是個孩子,要充分相信他,不以自我的意志去改變他,不加評判地與之溝通,那么,收獲的會是一種心靈的交流,而不是一段“對話”。
原來大師們的高妙之處就在于,可以把一樣的內核,根據使用的需要,衍生出適用性如此強大的工具,膜拜。
感恩,要在踐行的道路上要堅定走下去。
因為,改變,是唯一不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