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2015年12月3日21:00-22:00
閱讀書本:《周國平語錄》
閱讀目標:走進作者
閱讀方法:跳讀
讀書筆記:
孩子都是自發的哲學家,他們當然不知道什么是哲學,但是,活躍在他們小腦瓜里的許多問題是真正哲學性質的。就平均水平而言,孩子們對哲學問題的興趣要遠遠超過大多數成人。
真愛孩子的人,一定會努力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以此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具體其一,舍得花時間和孩子游戲、閑談、共度歡樂時光,讓孩子經常享受到活生生的親情。其二,盡力抵制應試教育體制的危害,保護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生長。其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獨立精神,不是給孩子準備好一個現成的未來,而是使孩子將來既能自己去爭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難。
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當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所謂做孩子的朋友,就是不把孩子當作寵物或工具,而是視為一個正在成形的獨立的人格,不但愛他疼他,而且給予信任和尊重。凡屬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橫加干涉,而是懷著愛心加以關注,以平等的態度進行商量。父母與孩子之間要有朋友式的討論和交流的氛圍。正是在這種氛圍里,孩子便能夠逐漸養成基于愛和自信的獨立精神,從而健康地成長。
人的智力素質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心和思考能力。重視、鼓勵孩子的發問和思考,和孩子進行平等的討論,是父母在孩子的智力教育方面所能做的最有價值的工作。
讓孩子真正喜歡上智力生活,樂在其中,欲罷不能,對學習充滿興趣,是智育的最大成功。在這方面,父母的榜樣能產生顯著的作用。
做父母意味著人生向你提出了一個要求:必須提高你自己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