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愛情是自由的枷鎖。”
從古至今有多少人被埋葬、被桎梏,想逃離這座墳墓,但同時也有很多人想要走進來,甘愿被“樊籠”。
傳奇女性張幼儀15歲嫁給了徐志摩,被人羨慕,覺得她嫁了個白馬王子。然而徐志摩其實就是一個披著爛漫、癡情光環的渣男。就在1921年張幼儀懷孕第二胎的時候,就被提出離婚,第二年生下次子,被拋棄,帶著兩個孩子生活。
離婚后的張幼儀開始進入裴斯塔洛學院學習,后回國,擔任東吳大學德語老師,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云裳公司總經理。擺脫前半生的桎梏,笑對下一站的精彩人生。
看到張幼儀的傳奇人生,讓我想到了我最近看的一本名叫《她和她的群島》的現代敘事小說。一個存活于現代社會的非典型“母系氏族”的家庭故事。書中講述了6個不同年齡,三代女性之間如藤蔓般的糾葛、緊勒與相扶、共生。一個家族三個家庭演繹三段不同的人生。她們彼此之間碰撞、溫情、共生,形成了他們的群島。
閱讀這本書就像冬日深淺,一開始沁涼到連牙齒都打顫,但愈到深處,愈感到一陣溫暖,就好像回到了母親的子宮,被一陣陣暖流包裹。一邊咬牙切齒,一邊熱淚盈眶。而血緣不是她們和解的真正理由,“她”才是一切的救贖。
這部長篇小說跳出了傳統模式,背景沒有聚焦到某一個人物上來表現苦大仇深的戲碼,以及臉譜化的“樊勝美”也沒有吸血鬼父母,有的僅僅只是一個個平凡的女性平凡的生活過往。
本書作者易難,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斯坦福大學。本職編劇,兼職寫作,善于描寫女性內心世界的探索,聚焦都市新女性的焦慮與突圍,迷茫與抉擇,并試圖賦予新女性更深刻的時代意義。多次獲獎,出版了《賢媛》《時間會療傷,做個內心強大的好姑娘》等多部作品。
而《她和她的群島》就是其中一部鼎立制作。
書中有收集廢棄瓶子當寶貝的平庸女孩,自身軟弱的又對女兒掌控欲超強的病態媽媽、睿智果敢而又強勢的姥姥。看她們是如何跳出埋葬她們青春的墳墓的。
一個隱忍、自欺欺人的婚姻家庭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我相信這是萬千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的經典臺詞,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到窒息的話語。李衣錦(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希望她衣錦還鄉)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被打了哭,哭了打長大的。為了逃離這個家庭她選擇北漂,遠離這個家,哪怕再苦咬緊牙關也不愿回去。
壓迫就像彈簧,到了一定的承壓度,就會反彈,而這種反彈的力度是非常的大。
“你不是養白眼狼,你是養一個符合心意的工具!任打任罵不會還手,還能滿足你母慈子孝的虛榮心的工具!我不聰明,長不成你期望的樣子,我這輩子也只是一個又失敗又可憐的人!我不配被你生出來,你也不配做媽媽”
李衣錦用了最大的力氣沖著電話那頭的媽媽吼了出來。
把積壓在心里三十年的怨氣,恨意統統地發泄了出來,感覺好像沖出了樊籠。
孟明瑋一個自身軟弱卻對女兒掌控欲超強的病態媽媽,孟家的大女兒,小時候因為發燒,打了不合格的藥水,而落下了小兒麻痹癥,變成了人們口中的死瘸子。
因身體缺陷,母親給他選了一個人人眼中老實憨厚的丈夫,然而卻是噩夢的開始。三十年來忍受著丈夫的冷暴力,把希望轉嫁到女兒身上,希望女兒能成為她夢想的樣子。愿望是美好的,現實的殘酷的,生活狠狠地扇了她一個大嘴巴子,失望之余想跳樓結束生命。
“爸,你們倆離婚吧。”李衣錦對著她爸說“我會給你養老的”最終一張離婚證結束了這個樊籠一樣的家庭。
一個貌合神離的婚姻家庭
“女孩長得好不好看,招不招男孩喜歡,不會帶壞任何人。那是他們男孩的問題。我的女孩,她想做什么,想喜歡誰,將來都是她自己決定的事,不會因為別人的偏見而改變”。
這段話是孟菀青女士在班主任通知她女兒“早戀”時候的霸氣宣言,震撼了無數的人。
因為媽媽的放手,無話不談如朋友般的母女相處方式,輕松的生活環境,陶姝娜以省狀元考入名牌大學,物理學博士,更是進入了航天部成為一名科學家,實現了她的夢想,希望有一天她參與的項目也能成功發射太空。
媽媽年輕漂亮,女兒是“別人家的孩子”這樣一個在別人眼中完美的家庭,然而卻是貌合神離。重男輕女的婆婆,一無是處還xing無能的丈夫,讓這個家庭變得畸形。一提離婚丈夫就抱著她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痛苦,讓她一次次地妥協。是什么讓她維持這樣的不堪?
誰讓當年不顧父母的阻攔,毅然嫁給了他,正所謂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我們寫錯了字都要用涂改液把它修正,何況是錯誤的婚姻呢?
“孟菀青,我一直覺得你挺勇于做自己的,到今天才發現,你跟陶大磊一樣,也是懦夫,你倆也別離了,你倆挺般配的”
這話像一記重錘打在了她的心上。
開始時的喜歡是捂住了嘴巴,幸福也會從眼睛里面冒出來,不喜歡了同樣也是如此,哪怕捂住嘴巴讓苦水往肚子里咽。
一段自由的婚姻家庭
邱夏盯著孟以安“你現在最想干什么?如果沒有婚禮,你最想干什么?”“我想去海邊吹風,然后吃油燜大蝦。”
當司儀宣布新郎新娘出場的時候,婚禮現場一片靜悄悄......新郎新娘帶球跑得不見了蹤影。
這就是灑脫的孟家三小姐,說走就走的瀟灑女孩,一個不喜歡聽別人稱呼她女強人的女強人。也是經歷了結婚--離婚---復婚的歷程。上天眷顧給了她一次試錯婚姻的機會,這樣的好運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的。
但是她是三姐妹中最豁達,最勇敢的女人。分,是瀟灑地分,不拖泥帶水。和也是干脆利落,順應本心。
“愿新故人之新,成未成之禮,重修就好,琴瑟和鳴,方得不昧此生。”
大才子邱老師的一段宣誓詞,既彌補了當年的遺憾,又重抱美人歸,可謂是皆大歡喜。
其實開始一段婚姻還是結束一段婚姻,只要我們明白婚姻帶給我們的意義,就是對婚姻的尊重。與婚姻和解也是跟自己和解,別給自己套上枷鎖,做婚姻的奴隸。
人生半場
人生有上半場,下半場。婚姻也有前半生,后半生,子君在《我的前半生》中為自己的前半生畫上句話,又為自己的后半生開啟了篇章,不可謂不精彩。每一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最佳導演,走好自己的五十步陽光。
人生旅途總是孤獨的,我們更不能讓自己活成一座孤島,當你陷入困境的時候不要覺得只有自己生活在不幸中,便不由自的把自己的的苦難無限放大。
書中的老大孟明瑋、老二孟菀青、開始便是把自己孤立在島上,獨自一個人奮斗。
明明有最堅實的后盾----喬廠長母親,卻硬生生隱忍多年,白白葬送了前半生。在母親的支持和鼓勵下最終走出自己給自己圈定的孤島。
回頭凝望時才發現原來自己周邊有一片群島。只見夕陽西下,那一片群島沐浴在金色的霞光中,小朋友仰起頭對著李衣錦說“姐姐,你今天給我們講的姥姥的故事,都是真的,我信了。”
小姑娘沖著大海喊“姥姥,我們回家啦......”聲音落入金色的夕陽中,融進了波光粼粼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