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很早以前看過的一部香港喜劇電影《鐵板燒》
里面的男主人公(許冠文飾)泡妞的時候就會說這么一句:
“千萬不要說將來,因為將來可能是世界的末日,是不存在的,
也不要說過去,因為過去只不過是腦細胞模糊的泡影,也是不存在的,最要緊的是抓住現在”
當然,這是男主人公在泡妞的時候說的。
但生活中
我們都會因為自己目標的難以達成而感到挫敗,
會因為身邊親朋好友的不理解而感到痛苦,
會因為生活處境的艱難而感到低迷,
我們每天所發生的事情都不一樣,所經歷體驗的事情也截然不同。
但這些事情的背后,帶給我們的那些感受,那些痛苦,迷茫,低迷的情緒卻是相同的,
過去是泡影,未來也無法得知,但當下的狀態是我們能感受的,
走出低迷的狀態,我們只需要在當下做些什么就足夠了。
1.注意自己的低迷狀態。
曾經有一段時間,小書的生活過的很潦倒。
因為感情上的不順我和女朋友分手了,
因為工作上的不順,我的工作也沒有了,
因為生活上的不順,我被別人騙了錢,全部家當都沒了,又欠了一些錢。
隨后生活整體下滑,不論是外在還是內在都很難受。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很迷茫,不知道生活到底是為了什么?
我有自己想要追求的理想,夢想,有我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
但在那個時候,我不知道該干什么,我想行動,可是又沒有那種勁兒,我開始懷疑甚至想要放棄自己的這些目標、生活。
往往有的時候,你只要開始留意,自身的轉變就會從此刻開始發生。
2.低迷情緒的背后,是你蛻變的開始。
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會因為各種不一樣的事情、不一樣的狀態,而導致自己低迷、迷茫甚至是自我抑郁。
如果現在回想過去,你一定會發現自己之前所走過的人生路。
寫出來都會是一部超長、超精彩、可能還帶點狗血的肥皂劇。
生活不是單調的一成不變,而是五顏六色的意想不到。
正是因為這些未知的未來,我們的生活才會在充滿開心快樂的同時,又伴隨著痛苦迷茫,
如果說開心、喜悅這些正面的情緒,會讓我們暫停腳步,體驗到生活的樂趣。
那么迷茫、痛苦就是讓我們理解生活,開始轉變的良方。
3.放棄有時候是更好的選擇。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倫道夫·奈斯教授,綜合了很多研究,得出了一個觀點:
【 抑郁,是在提醒你暫停或放棄現在的目標 】
從心理學上看,抑郁、迷茫、低迷這些情緒的出現是一種調整,一種自己內在所發出的聲音。
當我們很努力但一直達不到某個很高的目標時,低落的情緒就會出來。
當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如意,感受不到關心,呵護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茫低落,
這些沮喪萎靡的心情,會阻擋我們繼續做無用的投入,我們一時調整不過來,又不肯放棄目標,
這個時候低落就會變成抑郁,來避免我們繼續超負荷地投入進去。
可能我們會因為外在很多人的觀點評價、很多的想法而去選擇改變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的改變,都是出于想要證明自己,但也許這并不是我們真正需要去改變的地方。
你的身體永遠知道答案,它知道什么時候、什么狀態、什么情況是對自己是最好的。
這個時候,暫時選擇放棄,是一種最好的自我療愈的方式。
對自己當下所做的事情、未來的規劃放手,
不論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糟糕,都不需要再花多少精力在上面了,它們已經發生,自怨自艾對自己沒有任何的好處。
至少在此刻拋開這些,跟隨自己的感受去做,如果現在想躺,那就躺著,想放松,那就放松會。
放棄并不是一種頹廢、躺平的表現,
它更像是一種自救的態度,
一種找尋屬于自己的優勢,為即將蛻變的那個更好的自己而做出的預留空間。
咱們的毛主席也說過承認自己的弱勢并沒有什么不好的。
很多時候你的弱勢會幫自己找到更好的狀態,也會讓你更加確信自己要前進的方向。
暫且放棄,放棄當下的一些情感,情緒,還有手頭上的事情,給自己一段思考以及選擇的機會。
4.與負面情緒和解,活出快樂的自己。
情緒低落可以是一種危機。
危險在于,自己可能會因此變得一蹶不振,對生活失去了原有的樂趣,每天都會過的很無趣,心情低落。
機會在于,我們能夠去審視自己,去了解自己,我們更有可能會因為一次次的低迷情緒,而找到了自己的所愛、所想、自己終身想要追求的東西。
當你處于至暗時刻的時候,你的光明也會隨之而來。
當你處在生活最低點的時候,你接下來的路程,就會一直往高處走。
與其說如何走出低迷,不如試著與低迷和解,在低迷的情緒中讓自己不斷蛻變成長。
我們需要在生活、工作、自我內在中尋找和解的方式:
1).清理自己
活著的最終目標是什么?為之奮斗的最終結果是什么?
你會有一個或是很多答案,可能是為了財富、為了榮譽或者說是為了自己的詩和遠方。
這些都沒有問題,但歸本溯源,其實我們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離苦得樂,為了獲得開心快樂。
迷茫,痛苦之后也許就是開心快樂的到來。
所以我們需要給自己一段時間,好好的去理清自己,思考自己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為什么情緒會低迷?未來努力的方向,又在哪里?我到底想要干什么?
小書每逢情緒低迷、失落的時候,我喜歡用寫的方式,去清理自己。
如果你有更適合自己的方式,請按照那個方式來。
如果沒有的話,你也可以從寫開始,每天花個幾分鐘時間,清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這一天都在為什么事情操心,為什么事情快樂,為什么事情煩惱。
當你堅持這么做的時候,可能幾天之內你的內心,就會升起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
2).以正面的狀態看待生活,并開始行動。
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在耍流氓。
不以行動為基礎的心靈文章,那也只是一碗雞湯。
我們要開始試著以正面,積極的狀態去看待每一件事情,
也許這個一開始很困難,特別是自己還處在低迷,痛苦的狀態的時候,
但我們不可能希望自己永遠的不快樂下去,
正是因為那些痛苦,低迷的負面情緒存在,我們才會體會到開心快樂的感覺是多么的美好。
沒有人希望自己不快樂,
讓自己擺脫低迷狀態的第一步就是用正面積極的狀態去看待每件事。
如果說一件事情讓你很難受,負面情緒爆棚,等自己冷靜下來的時候,可以試試從另一個角度再去看待一下這件事情。
想一想,這件事情除了讓自己帶來痛苦之外,還讓自己獲得了什么?
在生活上,在人生經歷上,在個人成長上。
當下的這件事情,讓自己得到了什么?一定會有的。
以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身邊的每一件事情,持續一段時間,你一定會找到負面情緒對自己的意義,你也一定能夠感受到生活當中所存在的微妙樂趣。
當你清理好自己之后,你就需要開始按照內心所想的去行動了。
3).讓自己處于中空狀態,對世界充滿好奇。
曾經我在一篇文章當中看到了這么一個觀點:
管理學教授John Cater發現,那些在財富、個人榮譽或者說總體生活質量較高的人身上能找到兩個共同點。
①是 【 自我實現的預言 】
這一部分人,發自內心的相信自己可以做好每件事,生活也會很好的對待自己,
他們堅信每件事情,不論好壞,都是對自己有幫助,讓自己成長的,他們既有目的,又有動力。
②是他們 【 一直在問問題 】
他們永遠對世界保持著開放狀態,不管對方是老板、員工,還是伴侶、朋友、父母、孩子...
他們不會忽視任何一個人的態度,更不會以自己的觀點為衡量標準,他們求同尊異,讓自己一直保持零狀態。
零狀態會讓一個低迷的人不在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它會讓自己的內在變的平和,開始去專注生活中那些,過往不曾注意的細節,
而恰恰快樂的源泉往往都來自于這些細節,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讓自己擺脫掉迷茫痛苦的負面狀態,只需要你去發現,然后去做。
也許看一部電影、讀一會書、喝一杯茶,都可能讓自己瞬間充滿斗志。
4).做好最失敗的打算,然后毫無顧忌的去追尋。
可能你會好奇,之前小書才說到要以正面狀態去看待每件事,怎么現在要做最壞的打算呢~
其實我們經常會把失敗與痛苦、悲催這些負面情緒聯系在一起,
好像失敗的人就一定會很情緒低落,
就像快樂和痛苦并非是對立面一樣,
不是說自己不快樂就一定痛苦,自己不痛苦就一定很快樂。
擺脫掉當下所經歷的迷茫、痛苦、焦慮,也并不代表自己能獲得快樂。
失敗也是一樣的,我們不能否認失敗可能會給人帶來負面情緒,
但當我們將最壞的情況列舉出來的時候,這個失敗,往往就不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恐懼了。
當我們對當下要做的事情,做好最壞的打算之后,我們就一定可以“ 毫無顧忌 ”的去做心中想做的事情。
即使失敗了,我們也可能知道這條路不適合自己,況且這個結果我們已經預先經歷過了。
迷茫,痛苦的原因更多的是來自于我們對于當下要做的事情,給予了過高的期待。
我們賦予了這件事情太多的意義。而我們又不太愿意去接受他最壞的結果。
幸福快樂很簡單,其實我們只要把期待降低一點,就足夠了。
好了~
對于上面的內容有什么想要了解的都可以來詢問十書,我們一同專注身心健康,活出最真實快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