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如實告知】那些事知多少?

對于保險代理人來說,遇到最扎心的事情可能就是【如實告知】之后所產生的結果:直接拒保(投保人、被保險人和代理人傷不起)、除外責任(被保險人傷不起)、加費投保(投保人傷不起)、延時投保(被保險人傷不起)...這說明投保越來越嚴格了,不是你想投就能投的。這也意味著我國的保險行業越來越規范化,提前將問題前置化,避免日后理賠的糾紛和麻煩。

我最近就遇到一件被強撤的案例,盡管替我的同學即客戶覺得有些婉惜,主要婉惜的是不能讓客戶及時擁有保障。做為代理人最大的愿意就是希望身邊的同學、朋友及其家人都能盡快擁有全方位的保障。

案例是這樣的:我的同學為兒子(不到2歲)投保一份健康險,在問及健康情況時,被告之孩子出生時因為黃疸偏高住院9天。在投保時當然如實告知,一如實告知,系統自動進入人工核保階段。出人工核保要求提供一些資料:住院診斷及住院病史、完整的兒保手冊和出院記錄。有提交紙質保單資料時有附出院記錄,出院記錄上面有入院情況、診斷經過、出院情況、出院診斷及出院醫囑這幾部分。僅列出兩個重要的參考項。

出院診斷:

1.新生兒ABO溶血?

2.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3. 新生兒貧血。

出院醫遺:

1. 每日監測TCB,黃疸不退或加重及時就醫。

2.不適門診隨診,出院1周復查血常規

3.合理喂養及護理,適量日曬,預防感染,按計劃免疫接種。

4.兒保科門診定期兒童保健,行聽力篩查。

收到人工核保通知上面的要求,就通知我的同學找以前的資料,在這個電子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再倒回去找一年或兩年前的就醫紙質資料,的確難度不小。陸陸續續提供了一些資料,第一次提交資料之后,緊接著又出了人工核保通知:補充血常規和聽力篩查的資料(第一次沒有找到這些資料),為了提供這些資料,我也是做了大量的功課,在核保老師和客戶之間做溝通和妥協。既要滿足核保老師的需求,又要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問題,雙方的立場都要掂量啊,各有各的難處,我就感覺自己象個彈簧一樣,要在這中間伸縮還要收放自如。

第二次補充了資料之后(血常規、補了份兒保手冊上面有顯示聽力篩查的結果及最新的2歲的體驗結果),上傳后又收到核保通知,上傳資料不清晰。第二天下午重新補上清晰的資料并給核保老師大概看了下提交的資料,但是由于提交的時間有點晚,核保老師沒有審核到這份重新提交的清晰資料,接下來的凌晨系統更新的狀態顯示強撤。看到這個結果當時還真不甘心啊...后來在總監和公司運營部的溝通下通過人工操作,撤掉強撤狀態,重新核保,又由于一個數據【血紅蛋白檢查】沒有提供數據,需要提供近半年的數據,導致核保仍然沒法通過。 由于是生日前一周投保,小寶貝在生日當天在社康進行了一些體檢有抽血做乙肝和維D的檢查,本來計劃是抽三管血做全面的檢查,但是由于寶貝使勁哭抽不足三管血,玻璃心的媽媽不忍心繼續再抽只得做吧,導致沒有做血常規的檢查。這個案子盡管最后竭盡全力地努力了一把,但是還是因為缺少資料再次核保未通過。真正覺得很遺憾,在整個過程中,客戶也很配合地在找資料;公司也有公司的原則和要求。

通過這個案例,我想做一些總結:

1.投保和承保原本是很簡單的事情,基于寶寶健康或者如實告知時并提供資料完整的前提下。此次的事情難在資料的欠缺。在此給大家提個醒,每次在醫院做的檢查報告,務必要訂在病歷本上。便于日后查找和存檔。

2. 在監管越來越嚴的情況下,導致核保也越來越嚴。這對于投保人來說是好事,避免日后的糾紛或難理賠。我們這次投的是重疾險,根據如實告知的情況,由于寶貝小身體康復得快,公司并沒有直接下體檢件,重點就放在審核提交的資料上,一旦有資料不齊全就很難通過核保。

3.雖然這次因資料的問題沒有通過核保,但是如果寶寶近期的體檢指標正常還是可以再重新投保的,但是仍然需要寶寶做常規體檢報告,尤其是血常規中的血紅蛋白的檢查數據。

4.? 投保任何時候都需要盡量早,生日前一周時間投保的需要是標體即身體健康的標體。否則,會核保不過。重新投保需按增加一歲的年齡投保,保費會相應地增加。

此件事情帶給我們的警醒

1. 保險公司保的是未知的風險,已知風險保險公司一般會做三項處理方式:拒保、加費和延遲投保。所以投保一定要趁早,并且一定要在健康的時候極早投保 ,避免日后理賠困難,或者無法繼續投保,自己承擔風險。

2.按保監會要求嚴格核保的問題,因日后入院看病檢查醫院都保留記錄,并在保監會備案等原因,很多保險公司投保時輕松,但理賠時各項問題就來了,到時找資料會比現在更困難。如不如實告知將會給日后帶來麻煩。我們是中管單位,核保按照“嚴進寬出”原則,投保時核保嚴格,理賠相對容易; 如果投保時不核實,放縱投保人未履行告知義務,然后出險后調取先前病歷拒賠,相當于是讓客戶站著投保,跪著理賠。

最后總結一個參考的原則:既然病史較輕、對投保沒有影響,為什么不告知,讓自己更踏實?既然病史較重、可能影響保險公司核保,怎么能不告知給自己埋雷(影響核保的不告知,也就很可能影響理賠)?確立如實告知的態度,把握好如實告知的尺度,才能讓投保人的利益最大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