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點,天未亮,但夢已醒。
我們都一直覺得時間向來寬厚,于是我們不曾將它放在心尖,任它自夢中飛瀉而過。
我們一直覺得大學本該輕松,于是我們不曾將它放在心上,隨心所欲是我們對待大學的態度,暢游在游戲、小說和電視劇的世界里是我們度過時光的方式。
高中時代,我們滿腔熱血,努力備戰,在充實而單調的時光里,我曾無數次幻想過我的大學生活,豐富且精彩,充實而有意義。
當我們如期進入大學,卻開始迷茫,開始在自己的世界里兵荒馬亂,卻一無所獲。
One
各自努力,各自精彩,各自發光。
本該努力的時光別荒度了,本該成長的年紀別虛度了。
余華在《活著》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沒有什么比時間更有說服力,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被命運碾壓過才懂得時間的慈悲。就像寒冷的到來一樣,我們不能注視也不能撫摸,我們只能渾身顫抖地去感受。”
此時坐在大學校園里的我們還未被時光打磨,也還未被現實擊倒,所以我們都不曾觸及寒冷,也不曾觸及陰暗。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告述我們居安思危的重要性,我們的未來充滿著許許多多的未知,居安思危會讓我們在未來面對未知有更強的抵抗能力。
大學不是一座安樂城,而是一個提高自我綜合能力的修煉場。
TWO
生活原本沉悶,但跑起來就會有風。
或許,在我們的記憶中,總有那么一次兩次為我們最在乎的人奔跑起來。
但我希望,我們不僅僅要為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奔跑,更要為我們自己奔跑。
不僅奔赴詩和遠方,也奔赴生活瑣碎,不僅為了夢想,也為生活的煙火氣。
生活沉悶,因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因為漫無目的無所求的沮喪,也因為生活艱難卻不得不掙扎著活下去的無奈。
而我們面對生活,總是焦慮,焦慮學習、工作、車子、房子等等,這些好像都成為了我們的人生所求。更是有人總是焦慮,卻不知為何焦慮。
朱德庸先生曾寫過這樣一段話:“我們焦慮,因為我們成不了我們希望的人,我們焦慮,因為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究其根本,焦慮就是對未來的不安,對自己的不自信。
Three
此時在大學安逸的我們,更應該奔跑起來,去努力、去鍛煉、去提高、去打磨自己、去邂逅更優秀的自己。
這樣以后,我們才能更坦然地去面對未來,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也才能更自信地去追尋心之所求。
前路浩浩蕩蕩,萬事皆可期待。
跑起來耳邊是風的聲音,眼前是星辰大海的征途,而非世人的閑言碎語,也非鋪滿灰塵的陰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