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前,接連下了好幾天的冷雨,促使氣溫急劇驟降。有許多沒暖氣的家戶便迫不及待地燒起煤球爐。
有位朋友向我抱怨道:年年安煙筒都要毀塊玻璃從窗戶上伸出去,不美觀也不牢固,得想辦法讓煙筒穿墻而過,可咱沒工具也沒技術,怕把墻上窟窿打得太大更難看了……我立馬說:這有甚難的?我給你推薦個人,就是我們村的小曹師傅,曹師傅是這方面的行家,工程質量包你滿意,收費還公道……
不幾天,朋友就興沖沖對我說:哎呀你介紹的那個小師傅真是好把式!來我這不夠一小時就搞定了,那活兒干得也漂亮,煙筒就像被炮筒發射出墻外一樣,嚴絲合縫的,不松不緊正好,以后誰有這種活就叫人家娃干昂! 我越發得意道:那當然!這老弟可不止會這一樣,會的本事多得多了,是個有名的多面手!
“多面手?”看到朋友不解的神情,我便如數家珍地向他講起小曹師傅的奮斗史和生意經……
小曹師傅本名曹二鋒,剛入而立之年。既然敢真心稱他為師傅,則是他那一身實打實的技術本領足以與師傅這個不是隨便叫的尊稱大大相匹配,他就是師傅!
2004年夏,剛初中畢業沒幾天,像許多家境一般的農家子弟一樣,小曹過早地擔起為家庭分憂解難的擔子,到村辦鐵廠上料。那時年幼力薄的他,躬著腰,揮舞著一把大鐵鍬,把鐵礦、炭塊、石子等這些煉鐵原料用稚嫩的小手一鍬鍬上到小推車上,再邁著沉重的步伐推著小車把原料倒入熱浪滾滾的煉鐵爐里。日復一日重復著機械般地動作,小手早已打破好幾層血泡,磨出幾層老繭……但小曹不屈服命運的安排!那時,他望著堆積如山的鐵礦和小推車,想著難道這輩子就和這些打交道?即使愿意干一輩子,下苦力的活誰都會干!突然間,有個念頭一閃而過:我要學技術!學習一門技術就是這輩子的鐵飯碗,誰也奪不走!徹底改變自己!年少志堅的他堅定了這個信念!
但學什么技術好呢?三百六十行,哪個最適合我?正一籌莫展時,一次偶然機會,他見到村里幾家在裝修新房時早已不用傳統的木料門窗,早已被鋁合金所取代。就在那一瞬間,他敏銳地意識到這個行業巨大的市場和商機!這就是有竅人!因為,成功總青睞于識機遇有準備的幸運兒!對!就學鋁塑門窗的制作工藝與工程安裝。 就這樣,心動不如行動!第二年正月剛過,小曹便毅然進入地處柏溝村的陽城鋁材廠。這家工廠雖是個村辦企業,但上世紀九十年代就聞名全市。進廠后,先從徒工干起,虛心拜師學藝。從鋁材的切割、成型以及在實踐安裝中的設計、下料等技術,(由于沒做過這個行業,我只是估摸著大概是這幾樣流程)他都一樣一樣用心學,用腦記,在師父的耐心且嚴厲地傳授和他與生俱來的心靈手巧,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在干了幾場實習安裝工程后,師父對他的表現點頭贊許!這就意味著快出師了!不錯!好小伙!想起學徒時,師父對自己苛刻嚴厲的要求,動輒爆粗口,當時對師父不理解甚至可恨!后來回想起來,自古嚴師出高徒,沒有師父的嚴厲傳授,就不會度出一個日后走百家贏來好口碑的好徒弟!至此,安裝鋁材門窗這是他學到的第一個且終生受用的手藝。那年,他十九歲。
有了這門手藝,我會認為他終于有了鐵飯碗,便到此為止了。然而,他不滿足!他深知,藝不壓身,多學幾門手藝就等于多了幾個飯碗,飯碗多了,這個飯碗里的飯不好吃就去吃那個飯碗里的。
哎呀!不簡單哪!再贊一個!小小年紀就明白了雞蛋不能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哲理。
那一年,鎮上有家經銷水暖衛浴兼安裝工程的店鋪生意很火爆。當時這家水暖店在全鎮就占領了大半市場。嘿!這又是一個大蛋糕!……于是,有一天,在這個水暖店多了一個小徒工!有了鋁塑門窗的基礎,學這也不難,關鍵在于有竅!小曹就是一個基本一看就會一點就通的主兒。當然,小打小鬧不在話下,大件且技術含量高的活兒還是要用心學滴!通過半年多的勤奮好學,以廚衛通水管道的設計、安裝、變通等技術,就掌握了個基本全部。在此期間,順帶把暖氣片相關的安裝技術也掌握了個差不多。其實吧,縱觀所有安裝裝修一類的工程,只要用心學,多實踐,認真做,頭腦再機靈點,真沒啥深奧的!當然,讓用戶主顧放心滿意,施工質量放在第一位,便大功告成,師出名門。一個工具箱大手一掂,行走江湖吃喝不愁哈哈。
前幾年,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如火如荼,太陽能熱水器便一窩蜂地像繁星滿天似的點綴在各住宅小區的樓頂上,密密麻麻煞是壯觀!這還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啊!水暖店也跟風做起經銷兼安裝工程。這個新玩意,了沒門窗和水管那么容易,現在成了邊學邊實踐,在每次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時,有個山東籍師傅老劉,就領著他們這幫徒工手把手地傳授,釋難解惑,把安裝中幾個關鍵技術細致講解且實踐操作,也很快掌握了這門新技術! 于是,在周邊王村新村、洎水新城的包片工程乃至鄰縣和村里的散戶工程,都曾留下小曹忙碌的身影…… 行了!夠了!不論我們那不甘落后的小曹日后是否會再添新藝,有了這些與時俱進的手藝,估計最低一二十年不會淘汰! 如今的小曹,早已自立門戶,能領著幾個工人攬活了,有了屬于自己的一番事業!不錯的!自主創業勝于寄人籬下的打工拼搏。
一輛三輪摩托車、一整套工程安裝裝備、一間占地不大用來存到配件的庫房,就是小曹的全部家當。別小看這,小攤子成就大事業! 村里哪家水管出故障了,要打墻洞了,這些手到擒來的小活,人們第一時間便想到小曹。一通電話過去,如果此時空閑,小曹二話不說,拎起裝備,火速“出診”,即使再忙,他也會安排時間盡快搶修。看看!這哪是小曹,簡直就是年輕版的徐虎嘛!(徐虎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全國五一勞模,因為十幾年如一日為群眾維修水管和電路而出名)可能因為成天與通水管道打交道的緣故吧,他為自己取了網名“水司令”。 講到這里,朋友連連贊不絕口:比咱強!好樣的!我得意地說:那當然,以后多給曹師傅介紹工程昂,怎么,咱再贊一個?來!齊聲喊:水司令,I 服了YOU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