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陰天快樂
“天氣不似預期,但要走總要飛?
道別不可等你 不管有沒有機”
“你說明天會下雨嗎?天氣預報顯示百分之九十的概率呢”
“那不是還有百分之十的不下雨概率嘛。預測的計劃和實際的事實總會有些許出入”
今天是五月份的倒數第二個周日,天氣并沒有如預期那樣連續暴雨,反而是陣雨與多云交錯出現,就好像上天跟你開了個玩笑,所有周全的計劃總是趕不上現實的變數擾動。前一天還在擔心第二天飛機延誤的人們慌忙中提前買了延誤保險,而今天到了機場才發現所有飛機正常起飛,一切如往常順利的感覺似乎與預想中的慌亂失措不太一樣,但這就是人生的日常,或有驚喜或有平淡,至少值得慶祝的是安全起飛奔赴目的地。周邊商場的人流稀稀落落,在這之前沒有人預料得到這是個陰天多云的天氣,都說陰天會讓人心情低落,但也有人反常地喜歡陰天時刻的情景,在烏云密布下的高樓露天走廊附近吹風或許也是一種別樣的放松,類似于海邊吹風的氛圍,發呆思考的同時消磨內心復雜多變的情緒。
“聽陰天說什么
在昏暗中的我
想對著天講 說無論如何?
陰天快樂”
(二)悲觀的Plan B
“你的最壞打算是什么?”
“離開這里去下一個地方,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為什么?是因為覺得不開心嗎”
“嗯,在這里找不到快樂的歸屬感。換個環境也許會改變現狀吧”
在制定計劃的時候,總會有人樂觀地以為現實的一切都會按照計劃完美運行,可殘酷的事實刻下了無數次教訓,即便是最簡單的程序代碼也會有難以察覺的缺陷,更何況復雜的現實世界。悲觀的Plan B 總是被我們不情愿地啟用,也有人戲謔稱哪有什么完美的規劃,計劃都是跟著人的改變而改變。
“人的貪欲是沒有盡頭的” 很少有人會安于現狀,當下得到的不一定是最完美的,總需要你不斷去爭取更好的。當你以為找到了條件優越的工作或是走入了幸福的婚姻生活,時間的磨礪往往會敲打理想的頭腦,枯燥無趣的現狀或許是另一種現實妥協。理想派和現實派永遠都是矛盾的雙方,Plan B只不過是二者的平衡點,或許從這個角度而言Plan B并非如想象中的那樣悲觀。
“嘿,這個項目還沒來得及按計劃做完”
“那就順延到下個周期,不急的”
“這個東西也沒按時間送出去給 ta 哎”
“照例順延吧。計劃也要做應變的”
(三)不合時宜的分別
“你想一直留在這里嗎?”
“班機時間不多了,等不到回復我就走了。有緣再見”
生離死別,別后重逢,在每一個偌大的城市里都會上演這樣重復的戲碼,我們永遠無法精確地猜測身邊人的離開時刻,唯有做好預備的告別計劃,無論是心理上的坦然接納還是行動上的儀式準備。
提著水果籃的我走出電梯,推門進入醫院住院大樓的漫長走廊,從末尾往前遞進尋找目標病房,周圍出奇的安靜氛圍令我心生一絲恐懼,或許很少有人知道這層樓曾經經歷了多少次生死分別的情景,死亡這個人人忌諱的詞是那么近又那么遠。年少時的我尚不懂得畏懼死亡,只覺得病房的消毒水刺鼻,甚至抱怨此起彼伏的哭聲吵鬧,回想起來甚至懷舊那會在住院大樓前面的庭院與小伙伴玩耍的時光,從未如現在長大后的自己這般對周遭環境的敏感。
上一次如此接近生死分別還是去年的五月份,我來不及回去見奶奶的最后一面,端午再回去老宅的時候早已物是人非。父輩的親戚們熱心幫忙張羅準備送別儀式,不合時宜的分別總是這樣令人消沉,但生活總是要繼續前進,舊人的離別或許是新的開始,這時候我又寄托于相信迷信思想中的輪回轉世概念真實性。
(四)機緣的轉變
“時間到了嗎”
時光的沙漏終于滴到最后,沙漏底部填滿了光陰的砂礫。
“嗯。那做出你最終的選擇吧”
“你會后悔這個選擇嗎? 與之前的計劃似乎不太一樣”
“不會。機緣巧合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曾經給自己提出過這樣的問題:人的一生中到底會遇見多少人?完美匹配的概率又有多大呢?
經歷尚淺的我無法找尋到確切的答案,只能和周圍人一樣不斷的去試錯,但又有誰知道這所謂的試錯成本如何去衡量?付出與接納的平衡點又如何去劃定?正如十全十美的人生計劃不可能存在一樣,我們當中的大多數終其一生也尋覓不到完美的那個人,最理想的情況也許是類似齒輪磨合,每一個階段的機緣巧合都會改變當前的想法,相遇的本身就是一種試錯,沒有任何錯過的借口理由。
巷子里的貓自由卻沒有歸宿,圍墻里的狗有歸宿,卻終身都得低頭,人生這道選擇題怎么選都會有遺憾,計劃與變數永遠都是共存的,與其抱憾不如及時應變,試錯的過程總會有成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