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先啰嗦兩句, 這個教程打算分成幾篇來寫, 詳細記錄我的裝機經過, 你可以把這篇當成廢話篇, 心急的書友可以直接跳過。
前兩天趁著618組裝了一臺PC, 換下了服役接近5年的老PC, 因為想盡可能接近白果體驗, 特意參考了tonymacx86的配置推薦, 攢了Intel平臺。
這是我的配置:
主板: ASUS prime z370-A
這個板子不知道好在哪, 狗東銷量排名很靠前, 來了發現也就一般, 接口很少, USB 2.0×2, 3.0×2, 3.1×1, 不具備這個價位所應該具備的B格, 那為什么會選這個板子呢, 因為板U套裝便宜啊。
CPU: intel core i7 8700k
本來打算弄個8700得了, 畢竟不玩游戲沒超頻需求。可是618板U套裝87K盒裝折合2000, 8700散片依然堅挺在1800+, 機智如我, 不然618豈不是白過了(手動滑稽)。
顯卡: UHD Graphics 630
8代U標配的核顯, 因為不玩什么大型游戲, 所以沒配獨立顯卡, 核顯先茍著(主要還不是因為沒錢)。
內存條: Corsair Vengeance 3000 8G
618賊船比渣士頓還便宜, 沒有理由不選它, 然而本次信仰充值失敗, 時序 16-20-20-38, 很失望, 買了兩條退掉一條。后悔沒買幻光戟。
SSD: Samsung 960EVO 250G
讀3200MB/s, 寫1200MB/s, 比之前用的SATA固態快太多。
倉庫盤: WD 3T 藍盤
之前西數1T的藍盤滿了, 這么多年也很穩定, 就繼續支持西數。
電源: Antec NE450W
額定400w對我來說應該就夠了, 多50w也是富余, 半模組就很好, 因為主板那兩條線是必接的。
顯示器: Samsung 27" curve 1080P
去年買的曲面, 顯示效果一般, 但是看久了不眼疼。之前的HKC看久了眼疼, 而且剛過保就壞掉了, 一生黑啊。不過現在想想還是買個2K以上的舒服。
配件陸續到貨, 組裝完畢, 裝好win10, 娛樂大師截個圖:
接著開始研究黑蘋果, 其實我也是個黑果小白, 第一次折騰黑果, 多分享多交流, 才能更快成長。
小白想進階, 那就要會爬論壇, 國內黑果最權威的論壇就是遠景, 這論壇歷史比較悠久, 資源很全, 無奈它太難注冊, 看到有位仁兄說, 注冊個遠景比入黨還難。哈哈, 真的, 門檻太高, 竟然要到微博下面去要邀請碼, 跟耍猴一樣。某寶上幾塊錢也有賣邀請碼的, 但是據說會被封號, 沒試過, 總之這論壇沒什么好感了。
威鋒, 這個論壇注冊好久了, 也很好注冊, 資源該有的也有了, 推薦一下。
啰嗦了這么的, 下面切入正題。
準備工作:
1.準備一張容量8G以上的U盤, 用于寫入clover引導及Mac系統鏡像。
2.下載系統鏡像。眾所周知, Windows的鏡像文件是iso格式, 而Mac的鏡像文件是dmg格式, 我們先來下載這個鏡像, 因為我有一臺MBP, 所以直接從AppStore下載原版鏡像, 比從論壇上找的要放心的多。現在10.14 Mojave Beta版已經出來了, 既然是測試版, 第一次裝黑果還是不趟這渾水了吧。
步驟: 打開App Store, 搜索macOS, 就能搜到最新的正式版系統, 一般排在前面。點擊下載
下載完成后, 會自動彈出這個界面,
右鍵點退出
打開"訪達", 點"應用程序", 就能找到這個鏡像文件, 現在不需要移除來, 看到它在里面就可以了, 但是它的名很長, 為了簡短, 改名為Sierra, 這個名字改什么無所謂, 但與后面的命令行中保持一致。
插入U盤, 使用快捷鍵cmd(?)+空格, 打開"聚焦搜索", 然后在搜索框中輸入"disk", 找到磁盤工具
打開磁盤工具, 點擊這張U盤, 選擇抹掉, 在彈出框中輸入隨便一個名稱USB, 這個也要跟后面的命令行統一。格式選APFS, 這個是從10.13開始, 蘋果啟用的新的文件格式。然后點抹掉(就是win里面的格式化)
再次按 cmd+空格, 搜索"terminal", 打開終端, 輸入
sudo /Applications/Sierra.app/Contents/Resources/createinstallmedia --volume /Volumes/USB --applicationpath /Applications/Sierra.app --nointeraction
會提示輸入密碼, 輸入后終端顯示如下:
此時正在制作啟動盤并寫入鏡像, 等待時間看U盤速度, 制作成功后終端顯示:
到"訪達"中找到U盤, 看一眼, 鏡像文件已然寫入, Mac啟動盤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