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腳已經踏進了社會,半個腳還留在大學校園里,內心的悸動與不安不斷地吞噬著我。有人說我實在是太理想主義者了,以前一直不承認,現在我終于清醒地意識到,,確實。我不僅非常地理想主義者,我還非常的浪漫主義者。我總是看不慣陰暗面,我總是渴望并堅信著有這個世界上有白蓮花似的男女主角或是上帝終將懲惡除暴的存在,只是自己還沒有找到,沒有發現。
之前,我一直秉承,滴水之恩必當涌泉相報,我也一直在上一代人的身體力行之中學會了這個道理,學論語的時候,雖說老師教我們要以直報怨,但是我仍然覺得以德報怨這樣的境界真的很打動我。直到現在,雖說沒有在社會的大熔爐里滾上一滾,但也算是遇到了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事。我開始有了比較和有了區分。在遇到的不太好的人之前,我真的不知道原來在我的身邊有那么多美好的人,我以前一直不懂得去好好珍惜,不過還好,那些好的人至少還沒有離我而去。我常常在想那些我內心所認為的不太美好的人,為什么總能夠如此的團結一致地在一起,我不懂,我真的不懂,因為打心底我覺得他們都很斤斤計較,都不服軟,都利益至上。
后來,一路走來,我遇到的那些無數個小小的細節,我開始明白,我要學會自我保護。不僅僅在于我要變得更加努力,努力工作努力學習努力做人。我還要變得更加愛自己,自己必須永遠放在首位。今年剛剛讀完了《精要主義》,我為作者內心如此大的自我意志力而深深嘆服,一直覺得道理都懂但是實際做起來卻太難太難,因為我的生活中有人情世故,有太多難以推卻的理由。然而~到頭來卻發現,那些讓你難以推卻的人和事,那些所謂的對方考慮的永遠都是他們自己的利益。
一直以來我都不理解斯巴達這個古希臘城邦的文化。
【斯巴達的嬰兒呱呱落地時,就抱到長老那里接受檢查,如果長老認為他不健康,他就被拋到荒山野外的棄嬰場去;母親用烈酒給嬰兒洗澡,如果他抽風或失去知覺,這就證明他體質不堅強,任他死去,因為他不可能成長為良好的戰士。男孩子7歲前,由雙親撫養。父母從小就注意培養他們不愛哭、不挑食、不吵鬧、不怕黑暗、不怕孤獨的習慣。7歲后的男孩,被編入團隊過集體的軍事生活。他們要求對首領絕對服從,要求增強勇氣、體力和殘忍性,他們練習跑步、擲鐵餅、拳擊、擊劍和毆斗等。為了訓練孩子的服從性和忍耐性,他們每年在節日敬神時都要被皮鞭鞭撻一次。他們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點般落下,但不許求饒,不許喊叫,甚至不許出聲。】
現在我明白如果個體自身不足夠強大,真的很難在殘忍的環境中得以“存活”!
? ? ? 一本古裝劇當中一個橋段,主角說:
不管為誰效力,都是他棋盤中的一顆棋子,要想一直活下去,必須讓自己這個棋子始終保持價值。
? ? ? 生活雖不是劇本,但也和劇本一樣充滿戲劇效果。我們每個人要想始終活的好,就要讓自己始終保持價值,如何做到呢?就是始終堅持自己想要的,雖然外界有很多誘惑,而且這些誘惑似乎都很吸引人,也不是說投入了不會有收獲,但可以保證的是,那些慫恿你去做的人可以得到的收獲會遠遠大于你。每當這些誘惑來,就該捫心自問:這件事到底在不在自己的計劃范圍內,到底對自己的目標有沒有促進作用,如果去做這件事情,意味著自己到底會放棄什么。可能這個階段由于自己選擇了誘惑而放棄了自我目標,下一個階段你失去的可能就是能夠體現你價值的事實。等到那時,你再去看看,那些慫恿你去做這做那的人,如今還會回過頭來找你嗎?
PS:對待他人友好≠低人一等&有求于人,盡管有些人就是這么認為的。
? ? ? ? 雖說愛笑的人討喜,但也因事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