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日語前應該先了解些什么呢?
日語的構成
來看一下上面的圖片,這個面包上寫了一些日語。我們來看一下有什么吧!
首先是神戶屋(こうべや),丹念熟成(たんねんじゅくせい),消費期限(しょうひきげん),這些是日語中的漢字部分。
いちご這是日語的平假名,是草莓的意思。
ジャム這是日語中的片假名,是果醬的意思。
好,再來看下面這張圖,這是地下鐵梅田站,漢字“梅田”的上面寫的是平假名的“うめだ”,漢字的下面寫的是羅馬字“Umeda”。
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可以看出:日語是由:假名、漢字、羅馬字構成的。其中假名又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
日本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種文字?這些文字是怎么來的呢?
日語文字的由來
在古代,日本人只有口頭交流的語言,沒有書面的文字,大概在中國的隋唐時代,先進的中華文明,包括漢語,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
一開始,日本人是直接使用漢字的,但是人們看著漢文,讀時還是要把它讀成日語,就相當于我們看著英語,同時讀出漢語一樣,難度很高。而且漢字很多,加上漢字筆劃多,用起來很不方便。
后來這些漢字逐漸演變成假名?!凹佟奔础敖琛保懊奔础白帧?。意思是假名只是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義,所以叫“假名” 。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義的漢字叫真名,日語叫做“漢字”(かんじ)。
假名
假名是表音文字,也就是說看著假名就能知道它的讀法。發音特點:發音時開口度比較小,嘴型變化小,發音短,一個假名只占一拍。
平假名是由漢字中的草書演變而來,記載日本的固有詞和語法等。書寫時行筆流暢,圓潤飽滿,富有有線條感。比如“あ”的最后一畫要快筆,輕出尖。這樣寫出來就很有線條的美感。
片假名來源于楷書的一部分,在寫法上橫平豎直,多用于記載外來詞,它和平假名是一一對應的,讀音相同,只是寫法不同。
漢字
漢字是日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用于記載重要信息。日語中的漢字與中文的漢字在寫法上有些不同,讀法上有音讀和訓讀兩種。然后含義呢?有一些相同,有一些不同的。
中日兩國使用的漢字,本來都是中國古漢字的繁體字。但后來兩國都進行了文字改革。兩國對漢字簡化的程度、范圍、內容都不同,所以中國漢字和日本漢字是有區別的。
在書寫時,一定要寫日本的漢字,不能寫中文的簡化漢字。 要不然日本人是看不懂的。
漢字有兩種讀法,音讀和訓讀。
音讀是指模仿古漢字的發音。
訓讀是指用日本原有的讀音來讀漢字。
羅馬字
羅馬字是讀音的注釋,相當于中文當中的拼音,或者是相當于英文中的音標,它可以幫助我們去學習日語假名的發音。主要用于記載地名,人名,商標名等。
日語的表達方式
日語在語言表達上分為簡體和敬體,簡體句中用的謂語叫普通型。
敬體
句子中帶“です”? “ます”的謂語叫禮貌體。寫書信時一般用敬體。
敬語用以表示談話者對交談對象的尊重。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所以在非親密朋友間用敬體的比較多。對第一次見面的人或上司、長輩或同輩但不同熟悉的人說話時要用敬體。只有在親密朋友,家人之間的話才會用簡體。
如果弄錯了簡體的使用場合,對對方是很失禮的事,所以初學者不太清楚時最好用敬語比較安全。
敬語有完整的體系。又細分為「尊敬語」「謙譲語」「丁寧語」(禮貌語)。
私はレモンです。私はレモンと言います。句中的“です”、“ます”都屬于禮貌語。
一般來說名詞和形容詞詞尾+です。動詞的詞尾+ます。
尊敬語是對對方表達敬意時使用,用于抬高對方的地位和存在,主語是對方。
例如:社長がおっしゃっていました。(社長說過的)
謙譲語是通過降低自己的說話地位來表達對對方的尊敬,主語是自己。
例如:私はレモンと申し上げます。(我是檸檬)
典型的日本人思維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說話一定要委婉有禮貌,等級關系分明,在表示這種禮貌時,日本人就常常會用到敬語和謙語來表達。
簡體
簡體一般用于書面語,如報紙、書籍、論文、日記等都可以用簡體。
比如:
私はレモンと言う。意思是我叫檸檬,這是簡體。由詞語的普通形結尾。
學習時要注意
印刷體、手寫體在寫法上有區別
印刷體用于書籍、報紙等上,日語教材上的假名都是印刷體。平常我們在書寫時要用書寫體。
省略主語
在學習日語的表達中,主語會經常被省略掉。比如(私は)レモンです。這里的“私は”可以省略,直接說“レモンです”
50音圖中“は”、“へ” 有兩種讀法
50音圖中“は(ha)”作助詞使用時讀“wa”,“へ(he)”作助詞使用時讀“e”
日語是一種粘著語,句子成份后面都要跟一個助詞來表明自己的功能是主語還是賓語,比如:
私は(wa)レモンです。(我是檸檬)
明日は(wa)土曜日です。(明天是周六)
當“は”在單詞中出現時念“ha”,比如
はち(ha chi):八
はる(ha ru):春
ハサミ(hasami):剪刀
當“へ”在單詞中出現時念“he”,比如
へいきん(heikin):平均
ヘビ(he bi):蛇
ヘア(he a):頭發
長音
和元音あ、い、う、え、お比,長音的長度是元音的兩倍。
あ是一拍
ああ是兩拍。
長音會影響單詞的含義,所以大家要注意。
如:
おばさん(阿姨)、 おばあさん(奶奶)
ゆき(雪) 、ゆうき(勇気)
長音規則:
(1)平假名的長音表記:
あ段長音在あ段假名后加“あ”
例如:お母さん(おかあさん)、
おばあさん(奶奶、外婆)
い段長音在い段假名后加“い”
例如:お兄さん(おにいさん)
う段長音在う段假名后加“う”
例如:通訳(つうやく)
え段長音在え段假名后加“い”
例如:先生(せんせい)
例外的單詞:ええ (是)、ねえ (喂)、
おねえさん(姐姐)
お段長音在お段假名后加“う”
例如:お父さん(おとうさん)、
? ?
(2)片假名的長音表記
外來語用“ー”表示長音。例如:ノート,所有長音都要占一拍。
撥音“ん”
平假名“ん”羅馬字標為“n”,這個音并非永遠發相同的聲音,但發此音時氣流總要通過鼻腔而且占一個整音節的長度,這是不變的。根據所處地位的不同,n可以讀成以下各種音的一種:
3種發音:
(1)在た行、だ行、ら行、な行假名前面時發“n”音。
はんたい(相反)? みんな(大家)
(2)在ま行、ば行、ぱ行假名前面發“m”音。
しんぶん (報紙)? 、えんぴつ(鉛筆)
(3)在か行、が行假名前面時及用撥音結尾時發“ng”音。
てんき(天氣)、けんがく(參觀學習)
促音“っ”
促音(そくおん sokuon)是在日語中用來表示停頓的符號,平假名寫法為小字“っ”、片假名小字“ッ ” 。
促音“っ”是“つ”的縮小版本,促音“っ”本身沒有發音,但當單詞含有促音時,促音卻會占一拍。
促音“っ”只是出現在か行,さ行,た行,ぱ行前面的一個特殊音。
1、在促音っ后面連接か行(か、き、く、け、こ)的時候,促音處頓挫一拍(只做k口型不出聲)。
せっかく:特意,好不容易
がっき(gakki)樂器
2、在促音っ后面連接さ行(さ、し、す、せ、そ)時發完促音前的假名,立即停頓一拍,在停頓期間露出s的音。
いっさい:一歲
3、た行(た、ち、つ、て、と)
いったん:一旦
もっと:更~
4、ぱ行(ぱ、ぴ、ぷ、ぺ、ぽ)促音處以 p 的發音方法頓挫一拍。
いっぱい:一杯
サッポロ:札幌市
促音在羅馬字拼音中用后面的輔音來表示。輸入法就是促音后面的音首字母要連打兩次。如:輸入“ikkai”就會出現“いっかい”、如果只輸入一個k,會變成“いかい”
在外來詞中促音可以放在任何位置表示停頓。
例如:
タッチ(tacchi)
ベット(betto)
元音無聲化
無聲化,即清化。日語中,和元音(i)或(u)拼成的假名,如:き、し、ち、く、す、つ、ひ、ふ、等,后面遇到輔音為p、t、s、ts、k、h的假名時,常發生元音弱化現象,也就是說要把元音(i)或(u)念得很輕或者不發出聲來,也就是聲帶不震動。這就稱做元音的無聲化。
外來語發音
日語中常用小的ァ、ィ、ゥ、ェ、ォ與前一假名拼寫日語五十音圖中沒有的發音,常用于補充拼寫外來語、擬聲詞、古語或方言等。
ヴァ(va)、ヴィ(vi)、ヴ(vu)、ヴェ(ve)、ヴォ(vo)
ファ(fa)、フィ(fi)、フュ(fyu)、フェ(fe)、フォ(fo)
ツェ(tse)、チェ(che)、シェ(she)、ジェ(je)、イェ(ye)
クァ(qwa)、クォ(qwo)、ウィ(wi)、ウェ(we)、ウォ(wo)
トゥ(tu)、ドゥ(du)、ホゥ(hu)、ツァ(tsa)、ヂャ(zha)
ティ(ti)、テュ(tyu)、ディ(di)、デュ(dyu)、クヮ(kwa)
時態
日語的時態分為過去時和非過去時(現在時、將來時)兩種時態。
過去式:ご飯を食べました(吃過飯了)
現在式:ご飯を食べています(正在吃飯)
將來式:ご飯を食べに行きます(將去吃飯)
語法結構
日語的語法結構是,主語+賓語+謂語
如:彼はご飯を食べています。(他在吃飯)
“彼”是主語,放在句子的開頭,“ご飯”是賓語,接在主語之后,謂語(動詞等)在句尾。
語法作用是通過名詞后面的虛詞來表示的。重要的是が(ga), は(wa),を(o),に(ni)和 の(no)。虛詞は(wa)特別重要,因為它標志著一個句子的話題或主題。
區別中國漢字和日本漢字
這個需要大家慢慢積累,并注意。
如:
“強”這是中國漢字,但在日語的書寫時要寫成“強”,右邊的上半部分是不一樣的。
同字不同義的漢字
日語中,雖然有很多的漢字,但是有些漢字的意思和大家看到,想到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一不小心就會鬧出笑話來。
現在我們來講講日語中這些常用的,與中文意思完全不同的漢字。大家一定要記住這些,因為這些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一些詞。
娘? (むすめ) 意思:女兒
私の娘は9歳です。這句話是我女兒9歲,而不是我媽9歲。
勉強(べんきょう)意思:學習
彼は勉強が好きです。(他喜歡學習)
聲調特點
日語的“アクセント”(accent)和漢語的“聲調”(tone)在廣義上都屬于“高低重音”,也就是以聲音的高低不同表現重音,每個假名字只有一拍,聲調只有高低音兩檔。
單詞的聲調規律
日語單詞的發音比較單純,除了拗音外,每一個假名為一個拍節,包括長音、撥音、促音的長度都是為一拍。在讀單詞時要一個假名、一個假名地讀一拍的長度。
如:おかあさん是5個音節讀5拍的長度,這里有長音和撥音。
ちょっと這里有拗音和促音,為3個節拍的長度。
日語聲調特點:
1 、日語單詞前兩個音的音調一定不一樣,要么高低,要么低高。
2 、一個單詞的聲調,最多下降一次,而且下降之后再也不會上去了。
重音的類型有以下幾種:
0型:低高
只有第一拍低,其他各拍都高。
單詞不論是幾個音節,從低音入手,第二拍升高,一直到讀到最后拍節也不下降。
ないよう? 內容
①型:高低
表示只有第一拍高,以下各拍都低。
從高音入手,第二拍下降,一直到讀到最后拍節也不上升。
ある
②型:低高低
表示只有第二拍高,第一拍和第三拍以下各拍都低。
はやい
③型:低高高低
表示第二拍,第三拍高,第一拍和第四拍以下各拍都低。
ちいさい
④型:低高高高低
表示第二拍至第四拍高,第一拍和第五拍以下各拍都低。
初めまして
⑤型:低高高高高低
表示第二拍至第五拍高,第一拍和第六拍以下各拍都低。
あさめしまえ(早飯前)
……順次類推。
假名相同而聲調不同、代表的含義不同的單詞
雨①、飴;あめ
橋②、箸①; はし
帰る①、変えるかえる
大部分疑問詞都是①,如:なに、だれ、いくつ等等。
東京音與地方音,習慣會有所不同
如:
はな (花)的東京音讀②型,大阪音讀①
句子的聲調,語調
說話中摻有各種感情,如:驚訝、憤怒、懷疑、焦急等等,聲調會發生變化。
疑問句是升調,陳述句等其他句子是平調,
表示同意、失望的語氣時會用降調。
方言
日語大致可分為東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九州方言。又可以進一步分為北海道方言、東北方言、關東方言、近畿方言(關西腔)、四國方言等。
等級考試
①日本語能力測試
新日本語能力測試(JLPT)分為N1、N2、N3、N4、N5共5個級別,N1與原日本語能力測試中的1級相當,N2與原日本語能力測試的2級水平基本相同;N3介于日本語能力測試二級與三級之間的水平(新設);N4與原日本語能力測試的3級水平基本相同;N5與原日本語能力測試的4級水平基本相同。
N1~N5的5個級別如圖所示。
②實用日本語鑒定考試
J.TEST考試全稱為實用日本語鑒定考試,其主要功能就是對母語為非日本語的人員進行日本語能力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