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做一件事

種子破土發芽,報大人手機拍攝



昨天,一位認識多年的哥們,請我去他的圖書公司和他的弟兄們聊聊天,講我當年是怎么做記者、如今是怎么做新媒體的。

出發之前洗澡之際,我想:講個什么主題呢?熱騰騰的水淋著我腦瓜子,突然腦子里蹦出一個題目來——堅持做一件事。

是啊,梳理這么多年來,大半荒疏、偶有小得的人生中,如果說還有什么值得自豪的成績,竟然都可以用這么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只是因為,堅持做了某件事。而導致荒疏竟也是因為:沒能堅持做一件事。

就比如說當記者這件事。年少時,我性格內向拘謹。見了生人都不知道怎么打招呼,見了姑娘眼睛不知盯哪兒。我至今記得,大學時的班長,一位外向男生,一次并排站在廁所尿尿之際,轉過臉來對我說:“你不適合當記者,你應該當作家?!?/p>

后來現實還是把我推向了新聞戰場。實習階段采訪的第一位高大上人物是張朝陽。那時他剛回國創辦搜狐,還沒那么花哨出位,他是MIT物理博士,典型的理工男,沉悶理性,不善于講故事。采訪場面很冷。采訪時間不到一半,提綱上的問題他已經答完。挫敗感暗襲我的心頭。我沒法提前結束采訪,因為拿不到好素材就意味著失敗,文章沒法寫。我只好硬著頭發像擠牙膏一樣,又拋出一些新問題。對于一個大學還沒畢業的銼男,要與這么一位高學歷高大上高科技創業海歸尋找共同話題,是多么艱難的一件事情。我勉強地用足了我的采訪時間,為我的素材庫多打撈了幾根稻草。回報社后寫了篇專訪文章,順利地登上了當時所在報紙的版面。由于當時張朝陽還是一個新鮮出爐的財經名人,極少媒體有關于他的深入報道,因此我那篇報道占了先機,竟然引起了不錯的反響。張朝陽也挺滿意,頻頻邀請我參加他的公司舉辦的活動,并給我提供更多的采訪機會。

那次經歷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個記者,光會寫字,是沒有用的。你得有好素材。你得會采訪。你能否打入采訪對象的內心,取決于你自己眼界的高度,取決于你對人的理解程度。不能交心的采訪,只是泛泛之談,無法造就深刻的好文章。

怎么與高大上人物交心?怎么走進大亨的內心?我找到的辦法是:看書??慈宋飩饔?。看世界上那些最牛逼人物的傳記。你雖然是一個屌絲,沒有經歷過大人物的波瀾壯闊的人生,難以理解其復雜閱歷所淬煉出的復雜心機,但人物傳記可以彌補這一不足。你看世界上那些優秀作家經過多年研究撰寫而成的牛人傳記。你因此而了解人性的復雜。了解大亨之所以成為大亨的普遍規律。你也了解了大亨所置身的世界。當你對自己觀察人性的眼光充滿自信,面對一個大亨時,你不會膽怯,你的內心不會局促。

是的,很多年里,我癡迷于透過傳記研究復雜的人性,了解世界上那些叱詫風云的大亨們都是如何歷練而成的,以及成為大亨之后他們的人生和他們的內心。

研讀人物傳記——這份堅持成為我的熱愛,我自視為大亨捕獵者(Mogul catcher)。我雖然是個無足輕重的屌絲,但當我坐在一個大亨對面,與他促膝詳談之際,雖然他擁有自己的企業帝國,數千數萬名員工聽從于他,他一天所掙比我十年所得可能還多,但我并不因此在內心感覺到卑微。我擁有一種在心理維度上與之抗衡的魄力。我們談笑風生,勾肩搭背,一起親熱地走過他公司里一大群唯唯諾諾的副手和低眉順眼的員工面前。

當然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是,我的內心始終有一個度量,如何在輕松交流的氣氛中,用我的敏銳的覺察力去解剖大亨,摸透他的弱點、興奮點,讓他開口講我需要的內容。我是導演,我的“大片”里他是關鍵角色。我如何調度他、使用好他,讓我的“大片”出籠之際可以盡量地出色。

你看,由于堅持看書,最后實際上,我成為了一個擁有核心能力的記者。這個核心能力未必是口才,而是“調度”、使用大亨的能力。我說話時可能不會舌燦蓮花,妙語連珠,但因為交流是在一個頻道上進行的,我的表達即使不那么完美,大亨卻明白我在說什么。

這使得我后來呆過的幾家媒體,均是國內頂尖媒體。作為一個曾經被大學同學認為不適合當記者的人,結果在這個行業也干得風生水起,一時浪得不少虛名,可以挑選我喜歡的好媒體去工作。

這段路實際上也不斷地在幫我重建自我。我逐漸脫離了那種銼男的自卑感。沒有誰是一成不變的,但你的變化將依賴于你的行動。而你行動的威力,其實來自于聚焦法則——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財富”便在哪里。

我聚焦于研究復雜的人性,解剖大亨的人生。因此,我變成了一個功力還算深厚的大亨捕獵者,我可以在生活中當一個簡單的人,簡單地活著,但當任何復雜的人性展示在我面前時,我不會吃驚,不感意外,不覺陌生。

說到堅持,近一年多堅持業余時間玩公眾號運營,也讓我嘗到了甜頭。“好報”,不是一個多么了不起的事物。最初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我都羞于跟朋友提起我也在運營著自己的新媒體。我只是默默地,想要做一件事情,通過不斷地堅持,來鍛煉自己的心性。

因為我這難以聚焦于一件事情的浮躁心性,實在耽誤了我很多的人生。十年前,我就已經厭倦了寄托于單位,想要自立,找到一個事情,通過發揮自己的熱愛和特長,讓我可以很不錯地活下去。如果在記者的崗位上一直持續用力走下去,我知道,我會獲得很多,最后也會達到一個應該很不錯的位子上。但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自由。因此十年前,我就開始心猿意馬,想要開創后單位寄生時代的自由生活。

但這十年,沒什么大成績。我想過做圖書策劃、想過寫書、也嘗試過創業,曾經發誓再也不回到媒體,直到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很不爭氣地,這期間,架不住朋友熱情的邀請,又覺得自己想要做點事但條件還不成熟,于是又多次重回媒體,駕輕就熟地繼續發光發熱一陣子。但由于在媒體長期發展的意志是缺乏的,因此變成了一次次打零工,不利于長期穩定地積累成績。

而在這期間,當初我不怎么正眼一瞧的兄弟,卻結出了累累碩果,只是因為選擇了在一件事情上堅持。

我提到的這位兄弟,就是昨天邀請我去他們公司講課的兄弟。這里我將他稱為潤之。

幾年前第一次見到潤之時,是在北京國展的一次圖書訂貨會上。另一位朋友——這里稱作小平——將我介紹給潤之認識。小平是一位著名的專欄作家,全國各地報刊都以刊登他的文章為榮。這使得小平忙不過來。頗有經營頭腦的小平組織了自己的寫作班子,潤之是其中一名骨干。用當時行話說,就是槍手,拿著很低的工資,出賣自己的才華,卻無半點名分。

潤之是一位到北京尋夢的小鎮青年。他長得黑黑瘦瘦,看人眼光低垂,透著羞怯。他熱愛寫作,想靠寫作在北京闖出一片天來。他是漂在這個城市的龐大邊緣人群里的一分子。他沒有大學學歷,沒有受過正規新聞訓練,因此也就沒有去媒體歷練的機會。給小平這樣的知名專欄作家當槍手賺不了什么錢,但他樂此不疲,因為他可以跟著大作家增長閱歷和見識。給他帶來收入的也是槍手工作。當時民營圖書公司里的一些編輯,為了賺取稿費和策劃費等雙重收入,會自己策劃一些熱點題材,拉出一份寫作大綱,然后交給潤之這樣的默默無聞的槍手去完成書稿。最初,完成一部20萬字書稿他只能拿到幾千塊錢稿費。如果編輯仁慈,潤之也許會作為第二作者出現在書籍封面上。如果不仁慈,那本他寫出來的書在出版以后就與他無任何聯系。你在書店里看到的很多熱點題材書,還有大量心靈雞湯書,都是這么炮制出來的。

潤之跟我認識以后,給我送過幾本有他署名的作品。攢書多了以后,他也開始有了獨立署名的作品。銷量一般都不會太大,幾千冊到上萬冊。一開始他就主攻財經題材,他給我的書多是財經話題書,或是根據網絡資料攢出來的企業名人傳記。我翻過這些書,他的文筆還不錯,看得出是一位認真寫作的小伙,但以我的眼光來看,他缺乏駕馭企業名人傳記的真正功力,又由于缺乏一手采訪研究,這些書,我都覺得比較業余。翻了翻后,也就放下了。

這么多年當中,我跟潤之見得不多。每次見面,我都要跟他說一堆我的新想法,我最新想干的事情。而他呢,從來只見對寫書感興趣,其他方面很遲鈍。介紹我認識潤之的那位朋友小平,也是頭腦活躍之輩,時時在捕捉時代發展新機遇,不斷地更新自己,與時俱進。小平總是讓我充滿羨慕,他比我先知先覺,善于抓住機會,善于打造個人品牌,也善于跨界整合資源,做成一些實際的事情并從中獲益,當然,據說做失敗的事情也不少,究其原因,還是心太大,活動界面太寬,步子大了扯著蛋嘛。而潤之則在機遇叢生的時代,顯得很不合時宜,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寫財經書。

時光這把雕刻刀,它的效果是緩慢顯現的。潤之最初寫一本書拿幾千,后來上萬,然后兩三萬。有一次他告訴我,以八萬的價格,接了本企業老板傳記的采訪寫作任務。價碼上來了,由攢書升級為采寫了,這小子,進步了,當時我心里想。

由于潤之筆耕不綴,他的作品越來越多,有一些書寫得不錯,開始得到一些老板的認可和賞識。

兩年前,他告訴我,20萬報價以下的傳記寫作,他不接了。我當時吃了一驚,心想,江湖變了,像我這樣號稱“大手”的人,要說寫本書往20萬以上要,我也會心里想,是不是太黑。

后來,他還成立了專門策劃創作書稿的圖書公司,據說運營狀況還不錯。他不僅自己寫作,還招了十幾名像他當年那樣打拼的寫手,由他一手指導,將他們逐個培養為成熟寫手。

這次應邀去潤之的公司講課,也是想了解下他的近況。他告訴我,這幾年靠寫作,銀行賬上已經趴著幾十萬,他參與投資并主導管理的這家公司,今年收入200萬不成問題。而他個人今年的賺錢目標,是100萬。

他說,如果有人找他寫書,40萬以下的報價,他會提不起勁來。

由默默無聞的槍手,到既有個人號召力又收入真金白銀的作家,到公司投資管理者、團隊里的創作指導……這就是我親眼見到的一個矮銼窮屌絲青年,在幾年間的華麗升級。

我曾經以為只知埋頭寫書的潤之是落伍的,實際上,是我自己落伍。

我想到了龜兔賽跑的那個故事。我和小平這種人,都像是聰明的兔子,潤之則是笨笨的烏龜。現在,烏龜跑到前面去了。

烏龜取勝的秘訣沒有其它,唯獨堅持二字。

我們以為自己很聰明,卻總是忘記了一個最簡單而顛撲不破的真理:堅持,才是力量之源。

種子的生長是緩慢的,不免令人焦急,但它總是在堅持生長,因此借以時日,它最終的成果會是驚人的。

說到上面所提及的我的公眾號,最初我對它毫無期待,只是希望讓它變成一件磨礪自我心性的工具:通過堅持每天做點什么,來變得更有專注力。如果連這樣一件小小的事情都堅持不好,還談什么做事業呢?最初,我這樣地問自己。

結果,堅持了大半年之后,它迎來了自己的爆發期。由最初的9個關注者,經歷10個月,跨入了10萬粉絲“大號”行列。又經歷不到5個月,增長到20萬粉絲。這是當初不曾預料的?,F在每天可收到大量讀者反饋,他們說,自己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這個小小自媒體平臺。

每天堅持做一件事是困難的,很多讀者吃驚于我的毅力,每天早上六點發送新一天的內容,每天都要尋找或創作足夠精彩的內容,這需要花費多少精力。

是的,這的確是件苦差。但堅持了足夠久之后,這也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項習慣。我已經習慣了六點起床,無論前一天睡得多晚。我也總能抽出足夠的時間,來尋找、梳理那些優質的內容。

其實堅持做這件事能夠得到什么回報,不是首要的。關鍵在于,我已經通過做這件事情,重塑了我自己。我以前那么懶散成性,可現在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個有著極強意志力的人?;叵肫疬@么長久一天不落的每日堅持,我自己也不免要為自己點個贊。

我也不知道我每天的堅持能帶來什么結果。我也不想那么多,堅持就是。計較太多得失,反而讓你卻步。像傻逼一樣樂呵呵地堅持做一件事,尋求這個過程當中的樂趣,體驗自己心性的成長,或許這比什么都更重要。

而實際上,當你堅持做一件事情做到令人感動的時候,是不可能沒有回報的。很多事例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但你不能太勢利,太計較回報這回事。這有點像信仰,你不能糾結于信仰會給你帶來什么。你直接地,信仰就是。得救藏于信仰,運氣來自堅持。

就像我在好報粉絲過10萬時寫的一篇文章:《認定一件事情后的堅持,是你能給自己的最好禮物》,里面提及我讀初三離中考僅100天時被老師勸告退學或留級,我放下心中所有的結,不再疑慮,不再恐懼,不再后悔,潛心于學習,就像一頭扎進水中看看自己能堅持多久,我堅持了100天,一直到中考。結果,中考爆發性地取得了個好成績,順利考入重點高中,洗刷了自己身上的恥辱。這個關于中考前堅持的細節,令很多讀者印象深刻,他們告訴我,這個故事令他們深受鼓舞。

就像我堅持了十多年的剪報愛好,這是一項沒有任何功利性目標的業余嗜好,我將各種精彩的報刊文章剪下來,貼進本子中收藏。十多年來,從未間斷。如今這些剪報本堆在一起,竟高達將近一米。

它看起來不會創造任何功利性后果。但它滋養了我的內心,擴大了我看世界的眼界。它也讓我深刻領會到好文章的魅力和神奇后果。

想想現在所做的“好報”,其實質也就是一個微信上的剪報本,做給所有人分享的。剛做好報時,新媒體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事物,但我卻已經熟練操作剪報這個事情十多年。

你沒有任何的堅持動作是會被浪費掉的。機緣一到,奇跡自會發生。

只要找到合適的事情進行堅持,借以時光的雕刻,于無形之中,你必有成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