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回國
楊絳,錢鐘書心系祖國,一家三口由法國乘船回國。他們原本可以選擇去香港或臺灣,亦或繼續留在國外,但他們堅決回到大陸,愛國之情深深地感染著我們。
002故居
楊絳父親為其母親在蘇州夠得一塊墓地,全家回到故居,眼中一片狼藉,劫后慘景,不堪回首。這是日軍侵略我國的一個縮影,日軍的劣跡窺見一斑。
003女校校長
蘇州淪陷,振華女校被迫關閉。校長王季玉要在上海租界辦女校的分校,由返回上海的楊絳任女校校長。楊絳義不容辭,走馬上任。
一個人讀的書越多,眼界越開闊,能擔任的職務也就越來越高。
004錢鐘書探親
錢鐘書回岳父家過暑假。與此同時,錢父一直催促兒子到藍田任教,照料自己。錢鐘書不愿丟棄清華的工作,楊絳也不同意他去。
005抉擇
“忠孝難兩全”,錢鐘書最后無奈去藍田教學,楊絳很是同情丈夫。
二人的夫妻相處之道,各持異議,不必求同。值得我們今天的夫妻學習,給對方足夠的信任,在關鍵時刻保留自己的意見,不勉強另一半。
006艱難度日
太平洋戰爭爆發,振華分校關閉,楊絳失業。好在別人介紹做家庭教師,日子不至于寥落。他的日子過得心酸,好在一家人在一起,不至于難熬。只是少了丈夫的陪伴。
人生在世,即使沒有另一半,即使日子再難熬,也需要我們勇敢,堅強地走下去。
007再團聚
錢鐘書1941年夏回上海探親。上海淪陷,二人苦度淪陷生活。但他們依然樂觀,一家人其樂融融。
008創作
抗戰期間,楊絳受到陳麟瑞,李健吾的鼓勵,開始創作話劇和散文集。
話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揭露了當時社會的景象及各個階層人們的生活狀態,也是作者對自己所處時代的認識。
009生活觀
淪陷區生活艱苦,楊絳,錢鐘書二人能自給自足,一家人同甘共苦,勝于離別。
一家人在糟糕的環境下能夠生活在一起,比起分離,也是一種幸福。
010友誼
在艱難的時候,有朋友真心支持和鼓勵自己,欣賞自己,是非常難得的事情,也是特別難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