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行動的“雞血”
? ? ? ? ?在第二課的技能分解、遷移上我又卡殼了,寫廢了好幾張紙,似乎都不滿意自己的技能分解,感覺技窮了,似乎自己沒什么技能,但是我仍然堅持再寫、再分解.......
? ? ? ? ?我覺得這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同時分析自己未來目標的過程,我們說《精要主義》,《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成功,動機與目標》其實都是在進行自我分析,認知自己目前的擅長技能,在紛紛雜雜的各項技能中用”精要主義”找到自己“最重要的事”即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 ? ? ?讓“最重要的事”變成我們的動機與目標,然后“火力全開”地去行動、行動、再行動!
所以,拆解的過程很痛苦,因為要深度剖析自己!
? ? ? ?自我感覺目前最欠缺的就是"深度行動",今天有個小故事觸動了我,讓我覺得:不是沒有目標、不是喜歡拖延、只是動機不夠強大、欲望不夠強烈!
? ? ? ? 在明月老師開課前夕,我感冒了,重感冒,我就開始焦慮:這種狀態怎么聽課?怎么完成作業?但時間不等人,要開始的終將開始。所以這種焦慮也表現了在生活中,幾天沒有清理的家也亂糟糟的........既是如此,我仍舊遲遲沒有行動——自己都覺得自己“有毛病”!
? ? ? ? 然而在昨天,我看了一個視頻:一個美國家庭收養了一個中國小女孩,他們用視頻記錄這個可愛的小女孩日常生活,特別是和哥哥姐姐之間的互動游戲。其中有個鏡頭對我的觸動很大:三個孩子中最大的十歲左右的姐姐,躺在廚房的地板上,雙腳蹬著可以使力的物件,把身體當成一塊滑板,在廚房的地上自由滑行——這一情景與我兒子何其相似,他也喜歡光腳在地上玩耍,或側身躺在地上,像美劇《臭屁蟲》里那只大肥蟲,身體一拱一拱第前行——于是,我想:馬上就是周末和端午節的三天假了,給孩子一個“干凈的自由玩耍的空間”吧!
? ? ? ?如是,瞬間,我像打了雞血一樣的興奮起來,馬上行動,房間、廚房、衛生間、最后到客廳,全部仔仔細細,認認真真清理了一遍,該扔的扔,該收藏的收藏,其實我算是一個畢竟喜歡折騰的人,不喜歡一成不變,三五個月我總要把家里“能動”的動一動,無法換空間,但能從小處、細節上來改變一下,看著按自己意愿安排的家——自己想要的效果,會有一種成就,十分喜悅!
? ? ? ? 所以,仔細想來,不是不想動、不是不行動,而是差一個"動機",差一個讓你“滿血復活”的行動契機,這個動機有著強烈的欲望,它能使我們在疲憊時、松懈時立刻來支“雞血”,馬上進入“戰斗模式”!當“整理家庭”變成了我今天最重要的事時,所有的懶散、不適、拖延都不存在了 ,只剩滿滿的“雞血”“火力全開”的行動,行動,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