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語文濕地,徐水潤之。
我家距徐水,1400多公里。而我,打算獨自一人前往。
對于我的這個想法,老公很是不放心,一則我這人很少出遠門,更何況還是這么遠的遠門;二是我這人是個路癡,且有些迷糊;更讓他擔心的是,我還愛輕信他人。
還有,平日里出行,有關車票、住宿之類,統統是老公的事,不管他是否同行。
去年參加濕地年會,和老鄉朱娟妹妹她們約定同行,去的票是朱娟妹妹幫忙買的,回程票是老公訂的,我呢?只管去取票,然后坐車就行了。
“我覺得自己應該學會做一些事,尤其是利用互聯網,這樣的話,以后帶女兒出去走走就方便多啦。”
“而且,我有去年出行的經歷,今年不再是開頭難,而是萬事易啦。”
聽著這理由,好像沒有破綻哦,雖然還是半信半疑,但老公最后還是尊重我的選擇,讓我自己去搗鼓,只是讓我早早地把徐水年會的邀約函發給他看,把相關的聯系人與聯系方式存下,還嘀咕了一句:我怕到時候找不到人,到哪兒報警都不知道。
呵,這也太小看我了吧。好吧,讓你看看我有多厲害。
行動起來——訂票。
六月份看過幾次,只有T147這一趟車是直接從醴陵到保定,卻一直沒有臥鋪。
許是沒有到放票時間吧。先擱著好啦。
一擱,便到了七月中旬。
一查,還是沒有臥鋪,只有硬座。
高鐵票倒是有,只是不便宜,要六百多;而且要晚上九點多才到保定東,還要趕到徐水,我對自己一個人在晚間東轉西換信心不足。
好吧,那就趕緊訂張硬座吧。
一覺之后想想這個硬座,想想自己“可以不吃飯,但不可以沒有睡眠”的特性,我便有些擔心自己了。
一擔心,又在網上查看票源了。
這次,我學乖了——不再只把醴陵設為起始站了,周邊的城市都可以試試嘛,如長沙,株洲,萍鄉……
只是很遺憾,即使我這樣查找,也沒能找到一張臥鋪票。
失落得將要關電腦之際,我靈光一閃——找出這趟車的所有途經站,說不定其中有車站有臥鋪票呢。然后,幾站硬座,幾站臥鋪,多好。
我為這一靈感歡欣鼓舞,在心里為自己點了一百個贊。
說干就干,百度,查找,摘抄,包括到達時間都沒有遺漏。
然后,終點設為保定,不變;起點從醴陵往下,一個一個站點變化,功夫不負有心人,從信陽出發還有兩張軟臥,從武昌出發也有兩張軟臥。一陣竊喜涌上心頭,真佩服自己的機靈與高明。
事不宜遲,趕緊給那張硬座票變更到站吧,終點站改為武昌。
哪知,世上的事情就是那么的色彩斑斕,剛剛還是一片喜氣洋洋的粉色,頃刻間就飛來一片朦朦的灰色——12306網站的速度竟一下子變得比蝸牛還要慢,總是提醒我因為網絡的問題,我提交的信息無法處理。
我的個天呀,饑腸轆轆的人好不容易抓到個餡餅,卻無法下嘴,這是什么感受?這不會把人給憋瘋嗎?
我咽了幾次口水,暗暗叫自己冷靜,不是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么?不是說“欲速則不達”么?好吧,不急,不急,慢慢來。
耐著十二分的性子,也不知用了多長時間,暗自做了多少個深呼吸,車站變更一事終于搞定。
喜滋滋去訂軟臥。武昌——保定,哈哈,這樣既可以安安穩穩地睡個覺,又比直接從醴陵到保定的軟臥省錢,哈哈,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呀。
點上“提交訂單”按鈕后,我對網絡的龜速不再有抱怨,而是滿意地仰靠座椅,揉揉盯屏幕太久而有些澀澀的眼睛,然后舒舒服服地伸了個懶腰。
做完這些放松的動作再看電腦,應該是要付款了。
屏幕上出現的一行字卻把我從這個火熱的夏天直接打入寒冬的冰窟窿,具體的原文我已經不記得了,大意是說我已經買了這趟列車的票,不能再次購買。
還講不講理啦,我確實購買了這趟列車的車票,但加上這次買的,也不過有一個站既是終點站,也是起始站,合并一下,不就是兩票合一,還是從醴陵到保定嗎?電腦難道連這個簡單的匹配都不會嗎?我真是無語了。
可我有什么辦法呢?呆了半天,只好作罷 。剛剛想到的好法子只是我想到的好法子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好法子。
但,我就不信,今天我找不到一張臥鋪票。我的犟脾氣來了。
脾氣一來,另一個想法也跟著來了:終點站還是保定不變,起始站呢?從醴陵前面的車站依次往始發站換站名查詢。
一輪下來,臥鋪票還是沒有影蹤。
這個可真呆了。半晌,才收回直直的目光,懷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情,把終點站定為此車的終點站——北京,起始站仍是從醴陵往前一個站一個站地換,功夫不負有心人,才換到醴陵之前的第三個站——新余,就有很富足的硬臥票。
這回,不再是竊喜,不再是歡欣鼓舞,而是小心翼翼。
小心地退了剛剛才更換到站名為武昌的硬座票,立馬緊張地購買從新余到北京的硬臥票。沒錯,是緊張。
訂單出現時,是上鋪。我很不滿意,一是我恐高,二是我坐過一次上鋪,感覺很不爽:不能坐直身子,更要命的是空調吹出來的冷氣直往頭皮鉆,讓人難以入睡,且讓人頭疼。
臥鋪票不是很富足嗎?先取消再訂一次吧,說不定有個下鋪呢,中鋪也不錯。
我果斷地點了“取消訂單”按鈕,該死的魔咒出現了——“溫馨提示:一天內3次申請車票成功后取消訂單,當日將不能在12306繼續購票”。
我細數,我剛剛只取消了一張車票呀,這里再取消一次也只有兩次呀,難道,中間更改到站也算取消訂單嗎?還是,這次取消之后還有一次機會了?
也許是累壞了,也許是自己本身的理解能力有限,我思量了半天,也沒有弄明白今天到底還有沒有一次取消訂票的機會。我更擔心要是這次機會一用就沒了,明天還要來一次,誰知道明天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
我不甘,又無奈,就像孫悟空怕唐僧念緊箍咒一樣,只好乖乖地不敢亂動了,上鋪就上鋪吧,總比沒有強。
然后,再找個理由安慰自己,上鋪也有好處,一是不招惹小偷,安全隱患少;二是鋪位上應該干凈些,沒有那么多人坐來坐去的。至于空調的冷氣嘛,那就帶件衣服包著頭或者帶頂帽子好啦。
去的票解決了,回來的票怎么找也沒有這趟車的臥鋪票,就從經濟實用方面設計歸程吧。從保定坐硬臥到武昌,然后再從武昌坐另一趟車到長沙,到老公那兒。
好啦,往返車票全部解決了。好好等待年會的到來吧。
三天的年會收獲滿滿,真是不虛此行。雖然車票的購買讓我頭痛一番,也是值得的。
只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買票的風波并未到此結束,它還有一個小小的波折呢。
回程票是年會結束當天晚上,十點多從保定出發,第二天下午三點多再從武昌轉車。
在徐水候車室等車時,我拿出手機,想看看明天的下車時間和轉乘車的車次與開車時間。
結果發現,顯示兩張車票的字體顏色不同,一張是灰色的,一張是黑色的。
猶疑間,我細看兩張車票,車次信息分別是:7月30日15:12開,武昌——長沙;7月30日22:58開,保定——武昌。沒錯呀,這是怎么回事呀?
再細看,不對!兩張票都是三十號的,都是今天的。根據行程安排,我今晚從保定出發,明天才到武昌,從武昌出發的票應該是明天的呀。看來,是我當時訂票的時候忘記了從武昌出發已經是31號了。
還好發現得早,趕緊到人工售票窗口去改簽,回復說,這張票已經不能改簽了。退票呢?要到起始站,也就是到武昌站才能退,而且要在今天之內才可以退,只是,我今天怎能到得了武昌呢?
只好浪費了這53.5元,趕緊再買了一張31號從武昌到長沙的車票。這樣,我才得以順利地回家。
這一購票囧事不由讓我想到了自己平日的教學工作,總是喜歡依賴教參,照搬他人的設計,沒有自己的文本解讀。沒了教參,就不好怎么上課,這就像我出門訂票一樣,一直依賴老公,沒有了他的代勞,指點與幫助,一件幾分鐘就可以辦完的事我卻要花幾個小時去完成,還總是差錯連連。
但我何其幸運,走進了語文濕地,遇見了一群熱愛語文熱愛生活的活潑潑的人,我將跟隨著他們的腳步,也將活成一個獨立的自我。這是不是在最后的關頭,我發現自己買錯了票,然后及時地換了一張正確的票呢?
20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