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離家在外面拼搏的時候
總有一個人在你的背后默默付出
在家中靜靜地想念你,等著你
這個人就是
媽 媽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一位大叔的行李超重30斤
那是76歲的老母親怕在外地工作的孩子
想念家鄉的味道
花了7個小時給他烙的30斤煎餅
在陌生的城市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吃到家鄉的味道,心里該有多么溫暖。
10歲的兒子需要肝臟移植
36歲患有脂肪肝的媽媽每天狂跑10km
20天減重13斤
成功將自己1/3的肝臟移植給兒子
10年前,她給了兒子第一次生命,
10年后,她用1/3的肝臟給了兒子第二次生命,
為了孩子,媽媽什么都可以做到。
這位母親送孩子去大學報到
給孩子鋪好床鋪以后
累得在堅硬的地板上睡著了?
三毛在書中寫道:母親幾乎步伐踉蹌了,
可手上的重擔卻不肯放下交給我,
我知道,只要我活著一天,
她便不肯委屈我一秒。
回學校后
發現媽媽偷偷把錢塞到了行李箱里
當別人都關心你飛的高不高時,她只關心你飛的累不累。
媽媽呀,什么都不怕,
就怕你受傷害,就怕你沒有照顧好自己。
看到女兒沒吃飯忙著喂寶寶
本來在忙的媽媽
心疼的立刻盛了飯菜
親手喂給女兒吃
即使到了媽媽的年齡,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
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覺得喉間哽咽。
雨中的年輕媽媽
左手撐傘,右手抱娃
背上背著書包,胳膊上挎著自己的包
還有剛買的蔬菜
世上所有的崗位都有假期,
唯有媽媽,全年無休,一輩子無休,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春節長假過去,已經80歲的老母親堅持送孩子出門
汽車準備發動的那刻,母親又把頭探進車廂
凝望著他,反復囑咐
媽媽笑容慈祥,專注地看著車里的人
眼神里透著無限留戀
人,即使活到七八十歲,
有母親在,多少還可以有點孩子氣,
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里,
雖然還有色有香,但卻失去了根,
有母親,是幸福的。
《請回答1988》中講道:
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媽媽是為了你可以放棄自尊的強大的存在
是代替神守護你的存在
面對母親的付出,在外學習打拼追逐夢想的我們時常會感到愧疚。因為我們的世界太大,總習慣性忽視她們,但我們不愿意承認這份忽視,于是想用各種方法證明自己還蠻關心她們的:
每逢母親節或者其他節日,轉發祝福母親的話和文章;
在朋友圈寫上一大段話,訴說自己對她深深的愛;
給她買昂貴的衣服包包保健品,告訴她:“這些東西可貴了,一定要用啊”;
電話里詢問她身體狀況,叮囑她不要省錢,每天吃好點.....;
而我們的母親太懂事了,她習慣一邊笑著跟我們擺手,一邊說:“我很好”,“別擔心”,“你買的東西我都很喜歡”,“不用管我們,你去努力過你想要的生活吧”....
可你不知道無數個日子,掛完你的電話,她就悄悄掉下了眼淚。
貴州一位78歲的母親
因思念遠在溫州的女兒
夜晚步行44公里想到鄰縣乘車
寒冷寂靜的夜晚
老人獨自一人步行在高速路上
直到天微亮,交警巡邏發現了她
將她安全送往車站
再寒冷的夜晚,再漫長的路程,
都抵不過一個母親的思念。
過年因為要加班,本來不準備回家了
媽媽在電話里讓我好好工作,不用記掛她
結果那天爸爸突然發了這條微信過來
當時就淚奔了....
電話里媽媽說我不回家沒關系,照顧好自己就行,
可我分明聽見了她眼淚落下的聲音 ......
夜里夢見她孤獨的背影。
長大后媽媽總愛念叨:
“找對象,得離咱家近一點”
“你要是以后找個走高速的對象,
我和你爸可不給你送嫁妝”
手機上她發來的一條微信
這輩子都不會刪掉
那些遠嫁的女兒可知,
遠在千里外的母親如何思念她。
上大學后,很久沒回家了
有天媽媽打電話說:
“早上聽到你叫我,我好高興的答應了,
可是醒來你不在家,也許是我太想你了....”
媽媽真的很想你,
真的很想你。
媽媽想要的不是什么節日的祝福
不是朋友圈感人的文字,不是那些華麗昂貴的禮物
而是歸來的你,是你真正的關心
生活里為媽媽做貼心的小事
比朋友圈更讓她感動
平時多和媽媽說說話
比轉發母愛的文章更讓她開心
節假日回家看看媽媽
比電話里遙遠的關心更讓她期待
張愛玲說過,媽媽們都有個通病,
只要你說了哪樣菜好吃,
她們就頻繁地煮那道菜,
直到你厭煩地埋怨了為止。
女+馬=媽 為你做牛做馬的女人就是媽,你怎能不愛她?
祝福全天下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