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
我也愛騎自行車,初中時,表哥送了我一輛公路車,我便經常一個人在周末騎車,穿梭在昆明的大街小巷,有時候一騎就是一個下午。喜歡那種自由自在的感覺,流出的汗水被烈日映得通紅,或是被星空映得璀璨。而后,也偶爾約上三五伙伴一同騎車,談不上熱愛,但就是喜歡這樣的一種感覺,一種發現自我,尋找自我的沖動。
騎車最能帶給人的一種感動,就是看著曾經走或者跑要好久的地方,被車輪一塊塊征服。不必被公車的循規蹈矩所掣肘,而不得不為目的地妥協。踏上腳蹬的一刻,發梢劃破長風,目光便一往無前,所到之處都是新的喜悅。
熱愛
電影《破風》便是用一個關于自行車的故事,夾雜著青春的熱血和迷惘,娓娓為我們道來。騎車和車手是兩碼事,選擇做一名車手,便不是“想騎車就騎車”,而是“為騎車而生”,放棄一切去擁抱這項運動。
邱田明白這一點,在長輩提供的公司總經理,和做一名破風手之間,他選擇了后者。換做是我,讓我選擇是要富足的平靜或是難測的未知,恐怕要糾結好久。現實不是電影,要理性客觀地分析,總經理一定是此刻邱田最佳的選擇,在隊里他不是最強的沖刺手,心率也難以突破極限,但他還是選擇了熱愛,讓人佩服。
而后的他一直是車隊中的男二號,甚至男三號,外甥的一句:“你為什么不上領獎臺啊?”深深刺痛了他。他在加盟新隊之后,為了快速證明自己,他等不了兩年的拉練來突破自己的極限,不惜鋌而走險,使用興奮劑。最后丑聞敗露,尊嚴掃地,他跌至谷底。好友仇銘再次喚起了他作為車手的勇氣,當再一次站上賽場,作為一名曾經有過劣跡的車手,他不去理會世人的非議,依然熱愛,依然堅持。
信念
詩瑤作為一名女車手,訓練態度和熱情絲毫不輸給男生。她總是在訓練過后,一個人默默地加訓,在悄無聲息的場地內一圈又一圈。男隊都說她是那種很執著的女生。僅憑賽車手這個職業還不夠現在的自己生活,她又找了一份書店的兼職也許生活會因此更加疲憊,但她無怨無悔。
復出后沒多久,又在一次比賽中重傷肌腱。好像命運就是要捉弄她。她卻從來沒有放棄,正如影片的主旨:“成功者并不是永不失敗,而是永不放棄”。康復后,她選擇了賽艇——一項不太依賴腿部的項目,重新拾起作為一名運動員的信念,去勇敢地實現自我。
公平
這部片子讓我最震撼的,是導演把不公描述地如此生動。生活就是如此的不公平:有人在賽事拍攝的死角故意把你撞到在地;有人會收買你的隊友,讓他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無情背叛;有人會用興奮劑;有人會故意摔倒;更有千千萬萬的人,早在你還懵懂之時,就用實力遠遠地甩開了你。世間本就沒有絕對公平,那就活該放棄么?就活該去妥協自己,低下高貴的頭么?不。世界會是怎樣,渺小如你我根本無法決定,但我們決定能做好的,還有很多很多。恪守自己的信條,撕開萬般阻攔,才是破除不公的唯一途徑。
到你登上山峰之頂,你便有權像鄭知元一樣,在賽場上停下車,去等被沙草纏住車輪的仇銘,去堅守你理解的公平。
信任
選擇信任,便是選擇了毫無保留。仇銘信任鄭知元一定能贏,便義無反顧地擔任他的破風手,做那個無名的英雄。他信任心愛的詩瑤一定會康復,便選擇把自己的肌腱給她治療,放棄了大好的前途。他信任邱田一定能與自己會合,便犧牲自己耗盡了對方沖刺手的體力,讓邱田奪得冠軍。找到值得信任的人,并且毫無保留,做起來真的太難,太難。做皇帝如同朱元璋一般不敢輕信宰相大臣,便會在審閱繁重的公文當中活活累垮。做領導如果不敢信任員工,不免使團隊心生猜忌,步伐遲疑。
成熟不是故意偽裝得城府深厚而令人信服,也不是故作高冷地沉默寡言而避免犯錯,成熟是看清利弊因果后,敢于把劍刺向矛盾的焦點,在明白自己的能力長短后,敢于把重任托付給所信之人。孤掌難鳴,獨木難舟,找到自我更不是孤獨地思考,更是懂得與他人的想法和觀點互相分享和融合,不斷提升和超越自己,才是最真實的自己。
結束語
如何才是你真正的韻律?愿你如鳳凰涅槃后,幡然醒悟,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