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是一扇厚重的門,每次這扇門徐徐開啟,呼嘯而出的記憶碎片迎面而來,打在臉上胸口,乃至全身。和它們距離太近的時候,身上泛起的細細密密的疼痛,敏感的胃立刻卷曲著抱起自己,食欲全無甚至感到燒心反胃,即便如此,我更想抓住穿越過身體正向后方飄走的碎片,記錄這些讓胸腔受到撞擊的瞬間。每次看著照片的時候,都恍惚有種錯覺,仿佛時間不曾游走,我在照片的場景里,呼吸著愉悅。然而一花一世界,就像風吹起云,嘩嘩的風聲在訴說著再見再見,我們每天和自己道一聲晚安,明天就是新的自己。
巴登符騰堡州和法國東部城市斯特拉斯堡接壤,歷史上這曾是法蘭西和日耳曼戰火頻起之地,因而在這座城市里徘徊,在錯綜的小巷里游走,會被不同風格的城市特色所迷惑。但有一點,德法邊境的小鎮的婉約之美是很難被徒步丈量的美,最佳的參與方式是把心跳調節的和城市的脈動同一個頻率,在張弛之間去體會。
在歐洲每及一個城市,尋找當地教堂似乎成了一種必修課,這好像是一種信仰,尤其是以地名命名的教堂,比如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站在很遠的地方都能望見哥特教堂尖尖的塔尖。雨果曾言“集巨大與纖細于一身令人驚異的建筑”來形容這座教堂。走近了看,巧奪天工的雕刻技藝,三道門廊的精致雕像,望之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極負盛名,不僅是它雄偉又精致的外觀,進入內室,彩繪玻璃窗、天使之柱、席伯爾曼風琴、巨大的天文鐘都賞心悅目。
攀其塔頂,全城景致一覽無余,遠處連綿山脈隱約可見,近處可見紅磚綠磚相配得體的建筑錯落。歐洲很多城市都會在火車站附近劃一片區域作為老城區,即便是在一些比較大型的城市里,游客或者居民都能在老城中參觀到具有當地特色的歷史悠久的建筑群,和國內相比,在對歷史文物的保護意識和城市景觀規劃過程中對古建筑的尊敬之意都刻意的多,也讓我們這種游客可以有幸感受其中,對此內心真的無比感激。
斯特拉斯堡的老房子和德國的建筑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法蘭西的浪漫仍然和日耳曼民族的嚴謹略有不同,它們會體現在房子的裝飾上。比如除了滿窗的鮮花,他們也會在窗口系滿玩具娃娃,讓女生們少女心爆棚立即融化。
那些擺滿鮮花的德式建筑群落、巴洛克風格更高大一些的法式建筑和深秋凋零的枝丫,搭配在一起,在藍天映襯著的河流里影影綽綽的出現,又被過往的封閉式大型游船打破。沿著運河線路在小巷里穿梭,尋找河水里五彩建筑的倒影,便是怎么也不知疲倦的。
像斯特拉斯堡,或者德國的一些小城市,特別適合一個人背包慢踱,在陽光正好的時光里,街邊的咖啡館一坐,便是虛度也是一種幸福。看不變的風景和街上來往的人群,閉上眼想象斯特拉斯堡數百年間的恩怨戰火、物是人非,仿佛建筑有靈,它們也許見證太多,早已淡然。
在這里太容易找到一個人不多的拐角,嘗試讓身體整個放松下來,也往往只有卸下外在的一切包袱,就像經歷一場短暫失憶,唯有全世界都只有自己的獨處時刻,才會是一個合適的時候,擁抱內心的自己,也許這才是旅行的意義,再好的壯麗美景、人文知識,都及不上用手輕輕觸及自己靈魂的那一瞬間,就像看到最初的自己。
昂起臉,朝著陽光,滿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