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佛山長大,家里有人信佛,小時候逢節假日,常和家人一起到仁壽寺吃齋飯。仁壽寺的齋飯做得很好,寺廟外的人吃出來的依舊是寺廟外的味道。
祖廟和仁壽寺在同一條路上,印象中卻從未和家人一起進去游玩過。后來搬家,素食店也多了起來,便鮮少再去了。今日碰巧在附近辦事,見天色尚早,就起了逛園子的心思。
祖廟,建于北宋元豐年間,修繕擴建達二十余次,占地面積為3600平方米,為“諸廟之首”。因供奉北方玄天大帝,被嶺南人視作圣域。
祖廟,不是寺廟,這里供奉著北方玄武大帝,有少見的黃飛鴻真人照,有孔廟,有葉問堂,還有唱戲用的萬福臺,獨獨沒有佛像。與其說是廟,更像是一座集政權,族權等為一體的民俗大觀園。
佛山所有出名的值得考究的東西,諸如木雕、磚雕、石雕、陶塑、灰塑、鐵鑄這類的,大多都能在祖廟,或者說是祖廟博物館里看到代表作。
這座博物館跟別處的不太一樣,并沒有嚴格的館內外之分。進了門,目所能及的,都是展品,有仿制的,也有得是上年頭的物件。
廟內石雕很多,大都是獅和龍。佛山有舞獅的文化,逢假期慶典,必要有舞獅助興。在黃飛鴻紀念館中,每日都會有舞獅表演。我去了幾次,總是錯過,實在遺憾。
進門往左,第一眼看見的,是葉問堂。說起葉問,不得不談詠春。佛山是武術之鄉,江湖已經不再是那個江湖,佛山無影腳也只能在電影里看看。唯有詠春,被傳承得很好。
在佛山,學詠春拳的地方比跆拳道館容易找。
我也是學過兩手的,許久未曾練習,動作已經忘了不少。只是還記得,教我的師兄,長得挺好看的。
詠春拳講的是以柔克剛,借力打力。它在“中線理論”的基礎上,強調使用正確的觀念、意識及思維方式,來導出肢體的靈活應用,包括小念頭,尋橋,標指等內容。
和傳統的中國武術一樣,詠春拳沒有“速成”的說法。不扎扎實實的學個七八年,打出來的拳空有架子,沒有骨和氣。
這刀,我見師兄耍過。在學校晚會上,他老人家這把雙刀耍得很是出色,吸引了不少迷妹。
離開葉問堂,往前走,能看見鐵炮,便是到了褒寵牌坊。每一處屋棱,每一筆描金,每一塊青石板都有時間的影子和嶺南的味道。
祖廟里沒有西方極樂世界的禪香味,裝滿了人間的煙火氣。老人家年紀大了,家里每人陪著說話,帶上老棋盤,擰著泡著鐵觀音的水杯,晃悠悠的走進院子里,自會有棋友湊上來。沒有棋盤也不要緊,看得手癢了,起勁了,就來上一盤,殺他個片甲不留。
穿過園林,穿過長廊,再走就到了黃飛鴻紀念館。屋檐上的雕塑和描金,讓白墻青瓦平添幾分肅穆和奢華。極限挑戰第三季曾在這里取景,綜藝節目里羅志祥學會了佛山無影腳,小綿羊修成了蛤蟆功。
穿過長廊,穿過一扇又一扇刻滿精致圖案的木門,跟著鼓聲和叫好聲,就能找到舞獅場。依舊是晚了一步,只能拍到表演結束后披著校服外套,還沒來得及換下舞獅服的少年。
下午四點的陽光在紅柱子上投下的光影很好看,明暗的層次感是光的饋贈。傾斜度較大的屋頂設計,蘊藏排水和散熱的考量。
圓,有圓潤、圓滿之意,是中式對稱美學的最佳體現。圓和園林結合,便有了月門,景色的起承轉合也變得更加委婉而融洽。
雙龍壁的后面,就是整個祖廟古建筑群的心臟,藏著祖廟之所以為祖廟的答案。
踏上紫霄宮的臺階,心中只剩莊嚴和肅穆,喧嘩,嗔笑都是不合規矩的,突生一種難以表達的厚重感。南國桃園里的大雄寶殿,是我佛慈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敞闊和恢弘,是渡。而祖廟里的紫霄宮,是蕩魔除障,有相脫生,持念平等,悉滅險峻貪嗔的敬畏和莊嚴,是恕。
紫霄宮正殿供奉著北方玄武大帝,銅像身長九尺五寸,重2.5噸。
北帝,道教北極四圣之一,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形象威武高大,金鎖甲胄,腳踏靈龜,按劍而立,目光如炬,身邊侍立龜蛇二將及金童玉女專記三界功過善惡。
北帝被百姓視作北方七神之宿,鎮北方,主風雨,為陰陽交化萬物之象征,為戈事之主持,為司命之神,注生。
北帝銅像前設有功德箱和紅布蒲團,時有跪拜者。他們中有穿著香云紗,描了眉的老人,也有polo衫配牛仔褲的青年。雙手合十,默念所求事,心懷虔誠,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萬福臺,順治年間就有人在上面唱粵劇,逢演出臺下必賓客滿座,至今依舊。萬福臺上的戲,原本不是唱給人看的,唱的也大多是濟世,訟世之作,以求北帝庇佑,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各路戲班,也都以能登上萬福臺為榮。
出了萬福臺,下一個是北帝展館,也是祖廟博物館里最精彩的部分。
也許北帝展館才是我們印象中的現代化博物館,關于北帝的傳說和嶺南傳統的“三雕兩塑”和鐵鑄的疑問都能從這里得到一個相對完整的回答。館內展品眾多,結合現代化的投影設備和游戲軟件,寓教于樂,適合帶小孩子參觀。
出了北帝展館,抬頭就是孔廟。供奉著道家祖師的地方給儒家圣人留了一席之地,怪哉,怪哉。
為激勵佛山學子發奮學習,祖廟在此開設了兒童開筆典禮,承襲祖制,為孩童舉行開蒙儀式。奏禮樂,聆師訓,贈期景紅條,感先賢志向,敲啟智鐘,以狀元井中水浸狀元巾,朱砂點額,禮成。
祖廟博物館中的孔廟,并未遵循文廟的規制,除孔圣殿外,原建筑中的其他部分已蕩然無存。這種紀念儒家圣賢和尊孔的活動,也帶著濃郁的族權宗祠色彩。
要進祖廟博物館參觀,需先往前走兩步,在售票大廳里買票,一張二十,六十以上半價,支持微信購票。
售票大廳是這兩年新建的,兩三層的建筑物,對外開放兩處,售票廳和紀念品商店。
每次來祖廟,都能見到他不同的新和舊。這次停留的時間不多,若有機會,定要再來。
祖廟這座博物館,陳列的不只有展品,還有人間的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