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唱著歌兒走在探索的小道上!
一?微信語音玩起來
因為平時手機不開流量,但凡有事,大部分是通過打電話和發手機短信來進行的,微信語音功能也就一直沒有用過。某日和美美童鞋一起玩狗的時候,她在那里左一個右一個微信語音,引起了我的小興趣。
美美童鞋用10秒鐘告訴了我方法,結果一上嘴可不就覺得有意思了。最吸引我的不是方便和那xiu的一下瞬間發送的聲音,而是點開自己的語音聽到自己的聲音——似乎是另外一個我呢。
聽別人發來的語音,和TA平時說話你聽到聲音是一樣一樣噠。但是聽到自己說話的聲音和從語音里聽到的自己的聲音可真心不同呢。當借助于工具播放你的聲音時,中間有一個媒介轉化,效果天壤。
我被自已微信語音中的聲音迷住了,哇塞,我的聲音怎么那么好聽呢!這一發現又催生了自己新的念頭:要和玩錄音的朋友一起錄下聲音的痕跡。不過,當我開心地到處找人講了一天的微信語音后,短信通知,我的流量一天就被干掉了總量的40%。歇!歇!歇!這東西燒不起流量!進棚玩起!
二?簡書寫發搞起來
進入2017,寫字方面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每周三篇。朋友們看我更新的不算慢,就建議到簡書上去寫去發。看完《爆裂鼓手》的午后,坐到曼姐的店里,開始捯飭:下載簡書APP,注冊登錄,找到地方寫文章,對口專題投文章,倒也摸出了路子。
這幾日,在簡書對口投了三篇稿子,還有位妹子給打賞了一塊錢,說讓我驕傲一下,姑娘你是好人,我會繼續努力。
三?公號創建走起來
成功搞定簡書后,就這那股子勁兒,果斷決定年前開公眾號的想法不用再等了,現在就搞,馬上就動。
能點的動的按鈕,都去點一遍;能寫字的,都去戳幾個字;有問題時,找度娘;實在搞不定的,就打著電話向翔童鞋請教。就這么摸著,趟著,改著,漸漸得整出來一個大概骨架了。折騰了一個多小時,終于送出去第一篇文章。
這幾日戳戳搗搗公眾號,了解具體細節。當然,戳失誤的時候也有:第四篇公眾號就是瞎戳亂搗給刪除了,這都是探索路上少不了的溝。
2月,唱著歌兒走在探索的小道上,邊走邊復盤:
按照我的習慣,但凡是操作類型的事兒,說明書,度娘詳解,都是懶得去看的,直接找個懂行的,讓人家給手把手示范一下,把這個活兒也就學會了。這一次,曾經,確實,也是打算按照這個思路來的。找到了排骨兄弟給介紹了下公眾號的情況,熱情的他不辭辛勞地又是口授機要,又是筆錄關鍵步驟,搞得我只顧著感動了。回到家里,忙著年事,加上對電腦手機這些東西無甚感覺,也就把開發公眾號的事給耽擱下來了。也許是《爆裂鼓手》的刺激,也許是內驅力的鼓動,反正這把我決定自己先干著。摸索的過程中,有點畏首畏尾,生怕搞錯了什么。其實搞錯了還可以重來的啊,有什么好擔心的;一個點上總突破不了,急得嗷嗷的,耐下心來,找度娘問解決方案也把疙瘩給解開了。
我們習慣于在已有的思維模式指導下行動,有時候這些習以為常的模式卻阻礙了我們探索的可能性與成長的空間。這些稱為舒適圈的模式,需要時不時戳個窟窿,破壞再重建!
2月,唱著歌兒走在探索的小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