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
2015.03.03
這是一本寫給培訓師的書,告訴你一些有關成人學習的知識,同時也從源頭上理清了我們在培訓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東西。我自認為自己學習能力挺強的,不當當指考試高分,有許多學習的技巧我也在不知不覺的在使用,而且都是自己下意識就在用的,而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把那些看似很玄妙的東西用文字表達出來了。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對培訓師有用,對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有苦惱的人也會很有用,尤其是成年人。
這本書分為三大部分:人類學習者——研究告訴我們什么;優秀培訓師需知;應用學到的知識——實現學以致用。層次非常清楚,我們可以把第一部分看成是餐前小點,讓你對成人學習有點初步的認知,并且明確了一些概念,比如培訓、知道、教育和學習的區別。
培訓:在培訓中我們的目的是改變學習者,使其做出反應。集中培訓能夠使學習者更有能力重復學到的行為,減少犯錯次數提高行動速度,并且做出更符合實際情況的反應。
指導:幫助學習者超越具體的學習內容,概括地領會其中主旨。僅僅能夠下意識地重復我們學到的行為,絕對不是只有人類具備的能力。人類區別于動物的能力之一就是接受指導。
教育:與“培訓”和“指導”相比,“教育”的詞義涵蓋范圍更廣,所指時間更長,而培訓和指導的時間短,關注范圍狹窄。
學習:學習是變化的過程。培訓、指導和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讓人們學到東西。
在進行培訓的時候——實際情況中,我們用“培訓”這個詞概括并代表上述出學習之外的三個詞的全部含義——我們不僅傳播信息,還要改變人,借助適合學習者和我們組織的方法和途徑來改變學習者。
所以,所有培訓師、教練或者教育者都要關注兩個關鍵原則:
1、以學習者為中心。(從參與學員的角度來講)
2、以績效為基礎。(從組織達到的培訓目的來講)
那我們就有必要來了解一些什么是學習了。學習是一種改變,是一種適應新信息的能力。雖然學習是人類固有的、天生的內在能力,但是,就像身高和體型一樣,這種能力因人而異。這對培訓師、教育、教育者或者指導設計師來說是關鍵問題,你的工作是幫助人們學習——幫助他們改變。或促進他們改變,而不是單向傳送信息。
而學習的過程大體上是這樣的:
感知:通過各種知覺來進行感知,簡單來說,嗅覺不如聽覺,觸覺不如嗅覺,味覺的局限最大。重點在于,作為培訓師,應該記住學習者具有多種感覺,每一種感覺的信息處理能力又不同。學習者越是按照有組織、有意義的邏輯順序進行感覺,學習的過程越容易。
過濾:你的自主神經系統類似于“看門人”的功能。它可以自動過濾那些無用和不相關的感覺,監控人的感官,自動調整我們對周邊環境刺激的知覺。自主神經系統還能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加快心跳速度,從而使心臟泵出更多的含氧血液,輸送給肌肉從事各種活動。呼吸也有自主神經系統控制,是它讓我們對某些環境信息產生警覺并忽略某些信息的存在。
記憶:分為短期和長期記憶。通過了感知過濾器的信息,會進入短期記憶系統,該系統具有信息處理功能,該功能會將信息進行分揀,拋棄一部分,剩下的則進入長期記憶系統。如果未經處理,進入短期記憶系統的信息幾乎會立刻開始消退,10~15秒后完全消失不見。容量很小,能夠同時容納5~9條信息(或信息串),進行培訓和學習,重點在于創造有意義的信息串把若干條信息濃縮為一條,這有利于感知、學習和記憶。如果學習者認為短期記憶中的信息有存儲起來的必要。那么這些信息會進入長期記憶系統。在容量方面。長期記憶幾乎是無限的。人類大腦具備儲存浩如煙海的信息的能力,不用擔心你的長期記憶系統會被填滿,重點不在于如何儲存信息,而在于如何檢索信息。
對于學習者和培訓師來說,這意味著:
1、學習即改變。這種改變從人的各種感官接受各種信息的那一刻開始。如果按照有意義、有組織和關聯性的方式傳遞信息,就能使他們順利通過學習者腦中的“過濾器”,進入短期記憶系統。
2、按照學習者的能力和經驗水平編制成串并經過了適當組織的信息,可以更為容易地儲存在長期記憶中,檢索起來更為方便。
學習是一種精神和心智(認知)結構上的改變,還有可能帶來行為上的改變。學習者經過了變形的過程,他們的思想不再和學習以前一樣,這種變形使得學習者有能力用新的方法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