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26
6:15起床
6:45沙坪壩----南坪會展中心
7:30會展中心集合
8:00出發---珞璜上高速
? ? ? 各種紅包、各種POS搞怪、各種吃的曬、車窗外雨住了,陰起非晴。漸漸興奮涼下來,瞌睡來了,蔫得在各自座位上歪歪扭扭的睡著了。也有一些典型低頭族,始終盯著手機屏幕,悄悄的各種刷,只是和出發時不一樣的是,都拿出了備用的充電寶。
10:50換乘鄉村面的
11:40到達大圓洞山腳下
11:50登山開始
? ? ? 各小組在山腳下點名后,伙伴們開始登山了。仰望筆直聳立在面前的大山,我怯了!我們2組的組長--曾是雪豹突擊隊的隊員,幫我背起了行李,盡管他說“沒事,組委會商量過的,怕你們幾個路上走不動,我們特別把行李壓縮到最少,方便幫你們幾個背包包”,內心還是很慚愧,每次參加團隊活動,都會被小伙伴們如此照顧。
? ? ? ?雨開始下起來,微雨,斜織橫飛,大家各自穿上集體定制的雨衣,花花綠綠,前前后后相繼上山了。我背著小小的斜挎包,和波波一路搭伴,走到才5分鐘,波波開始整出鹵雞蛋,接著又是鹵鵝,雙手沾滿了鹵水,粘粘的,找路邊的泉水洗手,呀,冰沁到指骨頭里!山里真涼!不自覺把雨衣扣好,以防這絲絲冰沁傷及我。雨漸漸大了,帽子被打濕透,坡度從最初的30度逐步陡成了45度、60度,飛流而下的瀑布、丹霞地貌狀的壁壁崖石、步步成景的石梯、恣意茂盛的鐵線蕨、潺潺流淌的山澗、錯落有序的筆直老松、、、皆景皆驚喜。雨大了、坡陡了、山間陰沁沁的感覺撲過來,汗水卻出來了,頭發逢間都滴汗珠,雨衣里的毛衣被汗水熱氣蒸騰著。剛到半山腰涼亭處,暴雨襲來,涌進,休息,補充午餐,不敢脫下雨衣,卻把它扯的更緊!阻止山間涼!一下明白為什么通知的午餐叫“路餐”,
雨小下來了時,繼續登梯!梯度已經超過60度,始終都沒顧上將風景邀入手機,全力顧及著這越來越陡的梯!腿打閃閃了,真的抬不動腳了。拄著湯天琳給我的竹杖,稍稍穩一點,不敢掉隊,咬牙堅持,汗珠子把頭發打濕透了。
坡越來越陡,最后到臨近75度地方,抬頭看到別人的腳,此刻有深刻感受“人生每一步都必須自己走,任何人都代替不了你。或許人品好、人緣好,有貴人愿意幫你擔憂背包,有伙伴愿意支你一根竹棍,但每一步,都得自己抬!誰也走不了你的路。”
? ? ? 咬牙走上這段坡,一段平坦等著我!有觀音在上,虔誠拜上三個心愿,祈愿觀音能助我!
? ? ? 不多久的林間小道,即到三叉口,林深處的農家院主人來人工導航了!繼續,、、、又一岔路口,前面的伙伴手工制作的方向導航讓人驚贊,何琴說“這是我見過的最高分的方向牌!”
? ? ?到了,到了!到了!像“朱毛會師”的場景,看到了林深處的小院落!看到了先到的伙伴已開釣!開吃!開???!
哦!這就是我陌生卻向往的川人山野地。
脫下雨衣,搭在椅子的背檐上,白色的雨衣,沒有沾上泥。旁邊那件是新萍的,下擺黃泥巴星星點點,譜成臘梅花朵朵,新萍一對比,羞澀的莞爾一笑!內里的T恤是干的,沁涼的山風一吹過來,竟涼的哆嗦一下,一摸,T恤外搭的秋衫濕完了。為啥這樣?琢磨一下,明白:捂在雨衣里,先濕了T恤,再濕秋衫,T恤捂干了,秋衫依然濕!多虧了雨衣御寒了!
這是一座真不起眼的農家山里小院,一進6間帶雜屋偏廈,門外房檐怕是有兩米多進深,一字排開(4+2)張大方桌,屋前約有5米進深的曬坪,左邊曬坪搭起雨棚,雨棚靠右并排擺下2張大方桌,左側排開擺放十幾把休閑歇息躺椅,棚外雨水沒停過,椅子卻干著,椅背上排排搭放在我們脫下的雨衣。坪的外檐邊堆起一米左右的花圃,盎然著有、、、紅花,花下葉下滿是細密瘦莖的紫蘇,想起了紫蘇煮魚的美味,饑餓感劇增[饑餓]!花圃外巖邊零星幾根竹竿牽起幾窩豆角藤,藤上葉椏處青澀尚未鼓花苞,似有“吾家有女待長成”的期待!曬坪上空牽織起幾根鐵絲網,便于來此“打尖”的驢友們晾掛吧!不經意間發現坪里屋檐下堆著一個小土堆,有蓋上薄膜,細看時,叢叢綠意靜靜洋溢,揭開小角看,竟是主人家培育的辣椒秧,看來山里溫度確實不一般的低,人家五月天了尚需溫室培苗!房前坡下100米處有口類似堰塞湖似的大水塘,堤壩有用水泥混泥土修筑,堤壩上方有圍起1米多高的紗網,竹竿加固著紗網,這是最簡便有效的防魚被山洪帶走的方法,不禁對這尚未謀面的智慧主人家有了欽敬!
沒有網絡信號的地方,真好!大家歇下來,有了更多開心說話的機會。走攏小院后,很多小伙伴已提前到達,自助式倒上了熱水,有人泡上了面,有人共同分享的嚼著自帶的零嘴、辣鹵,更多人在和涼面吃,余彥坐在佐料桶前,提醒每一個人“辣椒有點點咸!”我給大家貢獻了吃涼面的一次性紙質餐具。
提到涼面,得特別將文字贊給貢獻涼面的馮浪,一個自稱“水馬良”的溫暖新人,活動組分工安排時,他就主動說自己贊助涼面,10斤面,煮好吹好涼好、拌佐料,再爬坡上坎給大家背上來,得是需要怎樣一番心力,小伙子說:“吹面時,指拇打了兩個水泡,其他都還好”!
喝了熱水,吃了涼面,穿著短袖光起的膀子涼起了雞皮疙瘩,將濕了的秋衫搭在肩上依然涼颼颼,帶的薄羽絨在背包里,背包的人在大部隊的最后把關!左等右等,望穿秋水地盼,依然沒到,像是要感冒了一樣,穿上小琴的沖鋒衣,瞬間暖了全身!再到廚房,舀出一大碗熱米湯,喝下,微汗!將感冒扼殺在萌芽狀態!行李包包上來了!
看著這座院,一直內心有嘀咕“能住下71人嗎?”出于對活動組的充分信任和依賴,沒敢問出來。活動總指揮開始分房間了,大方針就是“前面偏廈、雜屋、兩間正屋里安排男生住,后面三層木房是女生閨房!”男生女生都內心鼓掌一致通過無異議,從哪看出來?因為有男生興奮的在叫“我們今晚住豬圈,好!難忘!”
我、大小兩個小琴、波波、新萍,領了兩房間---3人間+2人間,房號307、308。
我們拿著行李往后院休息去。呀!不禁驚呼。真是個別致的閨房院落!三面環著山,一人抱的參天杉木錯落有致得像少林寺的羅漢布陣,三層全杉木結構小樓就在羅漢陣中,地面是紅色沙巖土,沒有泥漿。來不及欣賞四周美景,先進樓看看,木樓梯上樓左右分道,共24個房間,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均有,衛生間、洗澡間公共,樓前樓后均有走廊。307、308朝樓后,袖珍小鎖打開門,袖珍小床、小被子、小枕頭,鋪上袖珍小床單,太困了,和衣睡下!睡著了!5點半醒來,發現自己竟沉沉睡了150分鐘。
第二天,該下山了!卻一直拒絕把它記成文字。因為“上山容易下山難!”
下山一路上,我是這樣想的“我幫不了你們大家,但是我可以盡量幫你們照顧好我自己,別給大家添麻煩,每走一步,我都踩穩了才敢挪腳,生怕摔著了你們背不動我!”所幸,全須全尾回來,就是完勝!謝謝大家![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