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爾·韋爾嫩?> carnations are for love)
沒結婚以前,我過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日子。自己賺錢自己花,也可以多少支援點家里。雖然沒買過什么貴東西,但也沒有攢下太多的嫁妝錢。
談戀愛期間,由于老公當時還在上學,所以已經工作有收入的我也沒在他身上揩過油。其實揩油這個想法很有意思。女孩子嘛,有時候會覺得一個男人是否愿意為你花錢是衡量是否愛你的重要標準之一。
我想一定是自己喜歡這個男人到了一定境界,所以能看個晚場電影就心滿意足地不得了。
自力更生算是我在婚前的真實寫照。生活開銷從不做什么預算,收入也沒有拿去理財,只靠著出賣人力資產來獲得一份還不算差的工資。談不上小富即安,也算是貧而知足。
結婚成家這一年多,我才發現,一個人的生活和兩個人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只要付得起,喜歡就好,隨意的很。想做什么事,比如花錢提升自己,或者換個工作,也是喜歡就好,沒有太多顧慮。
可當兩個人的在一起的時候,就完全不一樣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你想吃霸蠻牛肉粉,他想吃黃燜雞米飯,那么這一頓飯就得商量商量。這跟戀愛時還一樣,一頓飯可以遷就你,但一年至少在一起吃365頓飯,那就沒辦法頓頓合你的意。
都說人到中年,就得規劃好家庭的收入和消費。其實應該是自從組建家庭開始,就得做好規劃。一手爛牌打好,還是一手好牌打爛,考驗的是家庭經營者的能力。這也是為什么俗話常說“家有賢妻,如有一寶”。
家庭的經營其實很像經營一個項目,你需要提前做好規劃,把所有的“任務”進行分類與拆分,監控進度與質量,還要掌控風險,考慮投入產出比等等。
下面就分享下我這結婚一年多以來,關于經營家庭的幾點小體會。
第一,做好預算,規劃好家庭支出。消費能降級的降級,能走量的走量。
其實做預算這件事,很多家庭甚至個人都會去做。但做是一回事,做好又是另外一回事。做好預算不難,但把開支控制在預算范圍內不容易。
我把家庭的開支分為固定開支、生活開支和意外開支。其中固定開支是硬支出,意外支出是必須但不確定的支出,能夠有效控制的只有生活開支。
固定開支,比如:車貸、房貸、停車費、物業費、加油/充電費。算下來,我家這筆固定開支就有一萬多。
意外支出不固定,不止明面上看得見的親友結婚生孩子送出的紅包。比如我家的小電驢在上個月就壞了兩次,一次是要換胎,另一次是鑰匙孔被壞人塞進異物要換鎖。所以每個月還是要留出這部分備用金,不然就會超支。
對唯一能夠控制的生活開支,我的應對策略是“能降級的降級,能走量的走量”。
關于消費降級,就比如買車,能滿足日常出行需求即可,能買便宜的就不買貴的。當然也看家庭需求,如果沒有硬需求,甚至可以不買車,乘坐地鐵、公交上下班或者拼車上下班,不但省了購車費,還剩了加油費/充電費、停車費、保養費等。
買衣服、買包、買表等,只要質量沒問題,能買普通牌子就不要非得買名牌甚至奢侈品。還有就是買食品,能自己在家做著吃就不要下館子。時間長了你會發現自己做不但健康便宜,還能練就一手好廚藝,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相信我,自己做飯吃也不會浪費你太多時間,不然那些時間你也是浪費在下館子來回的路上或者刷手機上。
關于消費走量,就比如買日用品。衛生紙、洗衣液、衛生巾等生活日用品,趕上618或者雙十一做活動就非常便宜,量越多越便宜,這時候就可以多囤一點,反正一年內也不會過期。
別小看降級和走量省下的這筆錢,哪怕一個月你就省出來200元,放到一年里面就有2400元。如果你用這200元每月定投一款年收益率8%的基金,等年底就有2506.59元。這筆錢足以用來獎勵家庭一日游了。
當然,控制預算還有一種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把預算資金分成四份,一周花一份,當周不夠一定不要花。這樣也能控制不超支,朋友們可以試試看。
第二,要存錢,更要理財。
家庭的抗風險能力比個人要強,但是遇到風險的概率也比個人要大,所以存錢是必須的。比如疫情來了,好幾個月沒收入或者收入降低,沒有存款怎么來應對日常開銷?其實國人都有存錢的熱情,大家手里多多少少都有存款,但是卻不一定會選擇理財。
就像是父母那一代人不再將現金屯在家里一樣,咱們80、90后也不會將錢乖乖存在銀行,畢竟銀行利率太低了。但是有的人還沒有意識到,就算是存在類似某寶這樣的貨幣基金里面,收益率其實也非常低,唯一的好處是隨用隨取。
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日常開銷和應急金放進某寶,可以隨用隨取。一部分意外支出可以購買定期的理財產品,時間有固定7天、30天或者60天等可選擇。剩下的錢就可以用來定投基金,也就是相當于購買資產。
上面舉的每月定投200元的例子就說明了購買資產的好處。如果每月定投2000元,年化收益率8%,那么到年底就有25065.85元。多出來的這1065.85元,就是你的錢在你睡覺時幫你賺的。其實一個有工作的人,每月省出2000元都不成問題,更別提一個家庭,應該只會多不會少,除非婚后不工作。
試想一下,為什么現在很多家庭缺少安全感,其實并不是說家庭沒有收入,而是收入會隨著通貨膨脹而縮水,現金沒有辦法抵抗通貨膨脹,只有置換成能夠帶來現金流的資產,基金、股票或者不動產,其實都能帶來現金流。這就解釋了為啥人們一有錢就置宅子置地。
第三,持之以恒地工作。
婚后生活里,很多女性會因為生孩子、照顧孩子,而放棄工作。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暫時不工作不等于未來不工作,應該在孩子有所照顧的情況下,趕緊轉身投入職場。這并非是擔心與社會脫節,而是為了給家庭多一層財務保障。
普通人的小家庭,很難有很大的資金量來保證每月的理財收入能夠覆蓋掉生活成本。我們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資產,如果不工作,就是浪費了這筆資產,很可能坐吃山空。只有投資自己,持之以恒的工作,才能夠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況且,要知道貸款利率優惠除了跟你的資產有關系,還跟你的工作有關系。比如你是央企國企或者世界500強的正式員工,銀行甚至愿意給你低利率貸款。有一份好工作,其實也是在變相的節省開支。我現在越來越理解為什么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了。
身體健康一點,活得久一點,就能工作更長時間,獲取更多收入。畢竟現在發達國家都在步入老齡化,延遲退休對于我們這一代人而言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大多數人都是靠打工過日子,年輕的時候都需要努力工作來賺取收入。一個人賺錢養家,和兩個人賺錢養家,對家庭收入的影響其實很大,進而影響生活質量。除非家庭里一人賺得特別特別多,可以讓另一人安心做家庭主婦或家庭主夫。
很多家庭都曾因為錢的問題走向破裂,之前再好的感情也扛不住婚姻中有人好吃懶做、游手好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飯都吃不飽、吃不好,哪還有什么心思談感情呢。
其實上面提到的做預算、存錢理財和工作這三點建議,不僅適合家庭,也適合個人。我們都是從單身步入婚姻,從一個人成為兩個人、三個人,做好自己,就成功了一大半。
家庭財務掌控者的能力決定了一個家庭的財務健康度及幸福指數。國難思良將,家貧思賢妻。雖然現在家庭財務不一定是妻子在掌控,但女人在財務上很有敏感度,“聽媳婦的話過得好”可也是句老話了哦。
新的一天,祝大家有越來越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