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當老師的緣故吧,常常會有朋友來問有關親子溝通方面的問題,如“我女兒最近老是和我頂嘴,怎么辦啊?”“我講去兒子不聽的,老師講才會聽?!泵慨斢信笥堰@樣問我的時候,我常常會要求他們說具體一點,把當時怎么不聽的具體情境告訴我,然后我再告訴他們怎么去溝通,因為泛泛的問題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泛泛而談的回答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但這樣零零碎碎的回答效果并不好,下次碰到不同情境的問題又不會處理了。
這樣多次以后,我意識到多數家長存在親子方面的困惑,很有必要對這個問題做一系統研究。于是開啟了將近半年的專題閱讀之旅,在半年的時間里,我幾乎讀完了所有我能找到的有關親子教育方面的書。一些優秀的親子教育書籍更是多次精讀,如《正面管教》、《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看見成長的自己》、《PET父母效能訓練》、《親子關系全面技巧》、《父母的覺醒》、《我把美國教育方法帶回國》等。
看了這么多書后,我發現市面上許多親子教育書籍存在幾個共同的問題。1.多數優秀的親子教育書籍都是外國人寫的,里面很多東西不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如《正面管教》里的家庭會議、出生順序的重要性、衛生間的使用技巧之類的,比較西化。2.多數的親子教育書籍講的溝通技巧系統性不強,太零碎,太依賴于具體的情境,沒有既清晰明確又簡單易行的操作方法,許多家長碰到生活中具體問題還是不會用。3.多數的親子教育書籍的理論基礎來自于阿德勒等“傳統”心理學家,“傳統”心理學家是干嘛的?簡單的講就是治病的,治療心理問題的,所以這些親子教育書籍更多的是指向如何更好的把親子溝通進行下去,也就是把不正常的親子溝通變正常,也就是它指向正常而不是指向卓越。而我們家長需要的是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更卓越的溝通方法。
基于以上三點,我對親子教育或者說親子溝通重新審視,試圖找到一種既符合中國實際,又簡單易操作,還能直指孩子成功的溝通方法。
或許是上天憐見,忽然有一天,我靈光一閃,《意象溝通法》這個全新的概念如同一道閃電般進入我的腦海。由此,基于麥克思韋爾?麥爾茨(MAXWELL MALTZ)的《自我意象心理學》,并結合NLP與傳統心理學的基本方法,目標清晰——幫助孩子塑造良好的自我意象的全新親子溝通方法——意象溝通法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