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孫其峰先生為陶恩長畫展題詞合影。
著名畫家陳大羽先生為陶恩長畫展題詞筆墨雄健,詩意濃郁 —一一一—陶恩長國畫展賞析一一 鐘泳天一一一 初夏五月,是一個充滿熱情和希望的季節。潮邑民風濃似酒,詩書翰墨共芬芳。在汕頭市潮人書畫院開幕的陶恩長國畫展,為潮汕畫壇又添上一抹絢爛的色彩。 陶恩長現為汕頭市潮人書畫院院長。早年師從嶺東著名畫家梁留生方若琪等前輩得其真傳,陶恩長擅長國畫山水、花鳥、格調清新,高雅灑脫。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并獲獎,在國內各大報刊發表。1990年在廣州文化公園舉辦陶恩長個人畫展。1995年應中國書畫北京拍賣會邀請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1996年在無錫梅園舉辦國畫百梅展,爾后又在佛山、廬山等市舉辦畫展,其作品被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博物館等收藏機構收藏,形成聲勢。人民日報、中國書畫報等諸家報紙及中央電視臺均有詳實報道及高度評價。廣州個展上,時任廣東省美協主席廖冰兄題曰:“爾來看畫展多矣,過癮如君之作者未曾有也。”在中國美術館畫展上,當代名畫家孫其峰題曰:“通會南北,自成格調。” 今次畫展共展出畫家作品58幅,分山水、花卉兩大類,最引人矚目者為十三米山水長卷《嶺東秀色圖》及二十米花卉長卷《群芳競秀》圖。《嶺東秀色圖》以潮汕大地為題材,著意表現大潮汕山水之美,賦予畫家熱愛家鄉的深厚感情。《群芳競秀》圖同樣著意表達名花異卉的神彩,一枝一葉,均賦予畫家對花卉的感情。畫家用豐富多彩的筆墨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嫻熟技法,表現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不少關愛陶氏的友人問他,當年在省城及京城畫展成功之后,近年來少見其舉辦畫展,陶氏曰:“一個畫家需耐住寂寞,潛心創作研究,不為名利所動,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有深度。”現回顧陶恩長近年的國畫作品,無論從思想性和藝術深度,都體現作者以平靜從容的心態作畫。如今看他創作的長卷,說明一個道理,就是他能沉得住氣,才能更好地潛心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藝無止境。 在諸多作品中,畫家以其文學功底附麗于其畫作之中,詩畫并茂,相得益彰。如作者畫枇杷,以格物的思想賦詩曰:“四季常青木葉蔭,凌寒花發傲霜淫。牡丹春盡未成果,唯有枇杷一樹金。”寫出枇杷的品格,從平凡中見偉大,寓意深遠。陶氏先祖陶淵明愛菊,陶恩長也愛菊又畫菊,他畫出了菊花之美,又題詩賦予菊花以靈魂:“寒夜提筆望花叢,百卉凋零黯淡紅。只有黃花顏色好,婷婷挺立拒霜風。”他說:花卉也像人一樣,各有品格各有風韻,不然為何人們稱梅蘭菊竹為四君子? 追求藝術創作更高造詣,除了深厚的筆墨功底之處,更重要的是多讀書,以文人的情懷入畫。陶氏還以周易的格物思想來進行藝術創作,重新賦予他筆下所表達物象的靈魂。 參觀陶恩長畫展,領略到畫家構圖嚴謹,筆墨雄健,詩意濃郁,自成格調之所長,是一次難能可貴的藝術感受,筆者情之所至,留下一聯:“筆下舞虹彩,畫外聞知音。”
一一一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汕頭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原《潮聲》雜志總編,鐘泳天先生為畫展作藝評。
陶恩長,字澍之,號五柳堂,精國畫山水,花鳥,作品格調清新,筆墨雄健,詩意濃郁。先后在北京中國美術館,佛山博物館,廣州文化公園等地舉辦畫展,其作品被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博物館,及專業機構收藏,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中國書畫報等諸家報社均有詳實報導及高度評價。傳略及作品被載入《中國當代國畫集萃》《百年經典中國美術全集》等大型典藉。現為中國詩書畫研究院特邀畫師,汕頭市潮人書畫院院長。
《晨曲》 國畫:尺寸:70厘米×70厘米
《白云巖》 國畫:尺寸:170厘米X70厘米
《天外來客》 國畫:尺寸:70厘米X60厘米
《桑浦山鑄錢洞》 國畫:尺寸:100厘米X100厘米
《竹節海棠艷清秋》 國畫:165厘米X64厘米
《海角石林》 國畫:尺寸:100厘米X100厘米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國畫:尺寸:70厘米X70厘米
《松林深處覓果珍》 國畫:尺寸:100厘米X100厘米
《新溪晨曲》 國畫:尺寸:100厘米x100厘米
更多內容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愛原創藝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