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了一篇文章《害怕習慣你的好》,里邊寫了一點一位滴滴司機,原本是個工程師,兩個工程之間有很長的休息時間,就出來開車,說是給家庭做點貢獻。
我想到在北京一次我們三個叫車,從上車就說話,用河南話,司機聽了就問我們是不是河南人,一說還是老鄉。這個司機也是有自己的公司,說掙了錢又賠了錢,賬也要不回來,折騰一陣,現在也不管了,還有孩子上學,暫時能掙點是點。我覺得這樣挺好,也掙到錢了,也方便別人了
還有一位是我去火車站叫了車,上車后直接坐到副駕駛,行駛中一個女聲問能不能趕上十二點半的火車,我才知道后面還有一個人,一路上司機幾乎不說話。后來司機讓我們下車自己過天橋到站,說火車站車不讓進(滴滴差不多都等同于黑車),抓到了會罰三五萬。后面女聲又說:“司機你繞一下吧,我實在走不了路,我剛從醫院出來。你一會兒提前把滴滴關掉,……”司機也很好,后來關掉滴滴,帶著我們直接進了送站車道,下車就可以網絡取票。
后來我聽一個跑滴滴的朋友說滴滴評分,才知道可以給司機評分,我查到那個司機,他拉了將近四千多單,評分還是滿分五分,我也給了他滿分,哈哈。
最后加上文章中的吧,寫不出來。
“只是幾年時間過去了,人們好像習慣這種出行方式,在路邊多等幾分鐘就不耐煩了。美好的事情是容易習慣的。
在市場里,消費者是暴君,喜怒無常,所以,能把生意持續做好,用服務持續改善人們生活的企業,都不容易。
“謝謝你!”下車時,我對那位工程師說,對自己認可的服務,這三個字自己都覺得額外有溫情,不只是口頭禪,市場雖然是交易,但有時真覺得,付完那點錢,還不夠,還不足以表明我對繁榮市場之愛。
陌生人的市場都讓人有溫情,有感激,回到家里,應該檢討一下,你是不是太習慣她的好?你會說“謝謝你”嗎?你會盡量多地溫情地抱一抱他嗎?我建議你多多這么做,這樣,你才不會習慣到無視愛的存在,你才會不停追求更好的自己,永不停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