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去年發現朋友圈營銷很火,今年發現做個人品牌非常火,這幾年線上關注點的風水真是輪流轉。
朋友圈火的時候,突然就冒出來很多人講朋友圈營銷;個人品牌火,就冒出來很多個人品牌咨詢師;抖音火了,就有很多人講短視頻。
真的是風口來了,不管什么人,好像只要抓住了風口,就都能在風口上坐坐順風車,賺一票紅利。
咨詢其實是個手藝活,營銷也是個手藝活,短視頻制作還是手藝活。
如果給一門手藝活評個分數1-10分的話,8分以上的算高手,9分以上的算大師,那么最高級別的人應該肯定能服務所有級別的都沒問題。
那其他分數的呢,當然只能服務不如自己的低級別低段位的初級人士,或者服務0基礎的新手才可以。
問題是,很多市場都魚龍混雜,你想找任何一項服務,可能都會有無數服務提供商在等著你,這時候甄別能力就很重要,你總得比較比較考察考察一些關鍵的因素,來看看到底哪家供應商比較靠譜吧:
比如做這行幾年了,服務過哪些客戶,有過哪些成功案例,對你的行業是否了解,給你提供的是標準化的服務(就是所有人都是統一的服務內容,基本不能因人而已)還是定制化的服務等等。
— 2 —
這幾年我也在網上買過一些課程,我發現很多線上的個人IP都是踩風口類型的,今年流行什么就講什么。
寫作火就趕緊出個寫作課,新媒體火就趕緊推個新媒體課,朋友圈成交有市場,就去弄個朋友圈課,副業變現大家都在做,好,我也趕緊推副業賺錢課。
其實仔細盤點下來,這種類型的基本都是入門課,因為初級課難度最低,隨便找一找相關的資料搶一下時間就能趕緊弄一套課出來,賺一波紅利。
但是長此以往,繼續經營就會發現很多問題,哪個都講不深講不透。要知道隔行如隔山,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門檻,你在一個領域擅長不代表你哪個領域都擅長,每個領域要想達到高手級別都需要花費足夠時間的刻意練習。
結果你會發現,哪些老師越來越有市場,路走得越來越寬呢?當然是專注在某個領域的老師,比如講了多年DISC的海峰老師,講了多年演講的龍兄,講了多年心理學的武志紅,寫了多年商業文章做企業咨詢的劉潤......
有個自媒體大V也特意說過后悔的話,大意就是”這幾年瞎折騰,把原本自己的優勢都丟了,做了很多看起來是風口的事情,看似熱熱鬧鬧,卻不如把自己原本擅長的東西,做精做深,反而走了兩年的冤枉路。”
所以你自己應該也能有些判斷了,如果想提升一門技能,到底該跟誰學,選哪個老師哪家機構了。
—3 —
如果你是新手,是不是會覺得,“完了,那我沒戲了,每個領域都有特別牛逼的高手了,那我該怎么辦?”
這也沒關系,剛剛開始的時候當然沒品牌,那就慢慢積累,持續的發聲,讓別人看到你在做的事情,看到你專注在某個領域,不斷地加深對你的認知。
哪個高手不是從新手過來的,關鍵的是不要好不容易積累了一段時間發現沒成果的時候就亂換方向。
你種下的種子總有一定的花期,不要輕易放棄,開始沒有你預期的結果很正常啊,誰剛入職場的時候就年入百萬,誰剛進入一個新行業就有高手的薪資。
如果真有了,那才不正常吧。八成是你撞了狗屎運,剛好踩上了風口的紅利。往往這個時候會催生出很多普通人逆襲的故事。
所以,一種是捕捉風口的能力,這個通常很難,大部分人都是順勢而為,很少是預謀好踩上的。
另一種最靠譜的方法,就是不要有風口心理,好好把你手上的手藝練練精,享受自己水平升級層級提升的自然高回報吧。
那些踩上風口的人,雖然吃到了第一波紅利,但第二波第三波就真的得靠實力了,后續沒實力,一樣回到解放前,坐一趟過山車而已。
~~~~~~~~~~~~~~~~~~~~~~~~~~~~~~~~~~
如果你想創業,或正走在這條路上,遇到困惑想尋求幫助的話,現在每天我會抽出時間給3位個人做一對一電話咨詢。請直接聯系我(加V:yifein999,備注“簡書”)
作者|毅菲,公號同名“毅菲”,以正合咨詢創始合伙人,前諾亞財富(紐交所上市公司)創業教育負責人,“糖果創客”創辦人,連續創業者,私董會主持人,國際ICF認證進化教練。咨詢或一對一教練服務請私信V溝通。我的培訓課程領域:商業模式設計、服務體驗設計、股權架構&設計、私董會主持等。鏈接我,送價值699的創業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