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40歲的嶄新開始

最近看了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的一本書 《給40歲的嶄新開始》。因為自己正好處在這個年齡段,松浦的書也是雞湯比較多,不用費腦,所以很快就看完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作者做了兩個年表,分別是二十歲到四十歲的年表,和四十歲到七十歲的年表。

第一個當然是二十年發生的大事記,第二個是對未來三十年的展望和計劃。

我參考作者的年表,結合李笑來老師的七年一輩子理論,做了一個從二十一歲到四十二歲的年表。然后四十三歲到六十三歲做了一下規劃和展望。


首先是回顧前半生的一些感想。

1、 記錄的重要性

在填寫年表的過程中,我發現最近幾年的表格很容易就填滿了,早些年的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發生了什么。

上一年級的女兒也有這種現象,在外面遇到幼兒園的同學竟然不認識了,即使認識也叫不上來名字。

所以只靠人腦的記憶是極其不靠譜的啊。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誠不我欺。

我要求自己用紙筆做好如下記錄:每日計劃、每日復盤、周末復盤、月末復盤、年終復盤。

這樣一年過去,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內容一目了然。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為下一年的改進提供依據。

越是年齡增大越是覺得一年非常短暫,年輕時覺得有大把時間可以浪費,那都是錯覺!越早打破這種錯覺越好。

2、開竅越早越好

我看笑來老師的戰友都是一些年輕人,跟著老師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統,你們都是開竅早的。我羨慕你們!

如果在高中階段就能接觸到這些理念,從而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而指導學習和生活,那真是最理想的狀態了。

但是沒辦法,人的成長成熟需要時間,懵懵懂懂的時期總要有的,希望大家早日遇到笑來老師這樣的導師,盡早開悟。盡早有自己的正確選擇,在看似無聊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到成長的樂趣和意義。

3、只要肯下功夫,想學什么都能學會

只要感興趣的,想去學習的,那就馬上動手去學。找出最少必要知識,持續不斷地改進。

在學習上沒有年齡和性別限制。不要自造限制,也不要被他人的偏見限制。

去年我以43歲高齡開始學車。看到一些年輕人在感嘆學車的困難,網絡上也充斥著對女司機的調侃。這時候就要動用元認知能力,分析一下。性別和開車好壞并沒有因果關系。每個車禍背后都有原因,無論男女,我們只要注意避免導致事故發生的行為就可以了。

學車過程中嚴格按照教練的吩咐去做,多練習,多體會。教練教的這些其實就是最少必要知識,車技的磨煉還是要在拿到駕照后進行。

四個科目都順利一次通過,拿到駕照后沒多久就開始接送孩子上下學。第一個月發生了幾次剮蹭,第二個月開始就好多了。

4、科技改變生活

這個是回顧幾十年的生活的感嘆。2000年,是尋呼機的天下,石家莊在主要街道隔50米就建了一座公用電話亭,BB機一來信息,馬上用電話卡就能打電話。當時覺得很方便了。沒想到,沒多久手機就普及了。各種各樣的手機,翻蓋的、滑蓋的(不像現在的手機,樣子都長得差不多)、愛立信的、諾基亞的…… 這些電話亭應該投資不小,就這樣被科技進步閑置了。

電腦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剛上研究生時,我還用手寫論文呢。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有筆記本電腦了。

去食堂吃飯的路上有幾家超市和藥店,路過時突然想起來要買東西,卻發現只帶了飯卡沒帶錢。幾天之后,沒必要帶錢了,有手機就能付了。

現代生活的便利,信息渠道的增多,對于有學習欲望,掌握了正確學習方法的人來說,是最好的時代。

對于未來二十年,有幾點初步的設想。在大原則不變的情況下,好好享受生活。

1、把健康放在首位。

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三餐八分飽。

鍛煉:每日一萬步

體檢:每年一次

牙齒:定期看牙;邊運動邊叩齒;戒掉咖啡。

規律作息: 10點入睡,5點起床,中午午休。

2、勤于動筆,勤寫文章,做讓更多人感到開心的事。

3、不碰免費的東西。

免費是最昂貴的東西。不買特價品或低價出售的商品,不集點。(付費即是撿便宜。不把注意力浪費在商家的促銷手段上,買自己確實需要的東西,不管它是不是降價。)

愿六十歲的我,七十歲的我,不是“衰老”,而是“陳年”,一杯飄香的陳年佳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