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中,又一個周末來臨了。
這個周六、周日,是紹宋畫館的第三次大課(周六、日兩天算一次大課)。
隨著學習的逐漸深入,參加學習的每位老師的習作都有了不周程度的進展。
這次課學習的內容有三個:
一、將刷好底色的絹再刷一遍輕膠礬水處理一下。
二、講解花鳥畫的設色原理。
三、講解示范臨摹山水畫《漁村小雪圖》局部。
? ? ? (一)
周六上午,趙老師為大家示范了調配輕膠礬水。刷好底色的絹上要再刷一遍輕膠礬水才好用。
由于貪圖速度快,在趙老師示范刷絹前,我自己在家里刷了絹。貪快就會出錯,我沒有在絹上做好記號,記不清絹的正反面了。沒辦法,保險起見,我又重新刷了幾片新絹,這樣一來,速度反倒慢了下來,真是欲速則不達。一意孤行要不得的。為了保證質量,我不得不又拿出周六上午小半天的時間來重新刷我的絹。刷完了403,又刷了一遍輕膠礬水。好在輕膠礬水只需要刷一遍,用不了太多的時間。
注:1.刷膠礬水的時候,盡量不要讓膠礬水汪在絹面上,否則干了后會留下痕跡,影響效果。2.刷完膠礬水后要晾到半干時再使用電吹風吹干,為了讓膠礬水更大程度地滲透到絹絲中。
? ? ? ? (二)
中國畫的設色原理是“疊”,兩種及以上顏色重疊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眼睛。
一、以嘟嘟老師畫的《宮樂圖》中的局部——紅色披肩為例(見下圖),分析一下畫中的顏色是如何“疊”出來的:
(1)用朱磦做底。(2)背托白粉。(3)正面上膠礬水。(4)用胭脂分染或平涂。(5)最后平涂朱砂。
二、染色用筆:一般準備兩支筆,一支色筆,一支清水筆。色筆上的水分要適中,太多太少都不易將顏色染勻。水筆要相對干一些,如果水太多,易將顏色帶開。色筆用筆要輕,是把顏色輕輕地“擱”在絹面上,防止把下面的顏色翻上來。盡量不要反復地去復筆。
三、常用的一些顏色調合、用色方法:
1、花青+藤黃=汁綠;花青+ 墨=螺青。
2、需要復勾的時候不要用墨線勾,要加顏色調一下。
? ? ? ? (三)
為了加快進度,趙老師把這周的授課內容進行了微調,除了講解設色知識外,利用周日上午半天的時間講了山水畫的用筆,選的范畫是王詵的《漁村小雪圖》。
趙老師結合著畫面主要講了筆勢和筆意,并給每個學員作示范。筆勢:指用筆的意態和氣勢,及相應的用筆規律、走勢。筆意:指筆和筆之間的連帶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