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3班? 張旭華
? ?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才能“事成”,如果無“志”則“事”不成。只要心懷大志,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事情終究會成功。?
? ? 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只愛玩耍。一天他又丟下書本,跑到野外去。路上,他看見一位老婆婆,蹲在地上,手握著一根大鐵棒,在一塊大石上努力地磨呀磨。李白很好奇,便問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頭也不抬回答道我在磨繡花針。李白覺得奇怪,說鐵棒這么粗大,這得到什么時候才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老婆婆一邊磨一邊說,只要有恒心,什么事都做得成!李白聽了,覺得老婆婆的話很有道理。從此他專心致志,用功讀書,自此有了“有志者事竟成,鐵杵磨成繡花針”的俗語流傳千古,李白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詩人。我還學過他的古詩《望廬山瀑布》、《靜夜思》、《贈汪倫》、《獨坐敬亭山》等。
? ? 魯迅年少時,曾去日本仙臺醫學專科學院學醫,希望以醫救國。有一次學校放映有關日俄戰爭的紀錄片時,畫面上出現了一個被說成俄國間諜的中國人,圍觀的人一個個體格強壯卻精神麻木。魯迅深受刺激,十分悲傷,他深深感知。現在學醫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思想愚昧的人,即使有健壯的體格,也只是看客。要想改變他們,得先從精神入手,而改善精神的是文學。于是他棄醫學文立下壯志。最終成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文化運動的先驅。
? ? ?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在自己參加科舉考試屢次不中,落魄至極之際,親自寫下的勵志自勉聯。他憑借著自己的雄心壯志與不懈的努力,以一部《聊齋志異》名垂千史。
? ? 古今中外許多文人志士都因這句話而熠熠發光,足以證明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