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吳柏臣售前頻道
2015-12-11吳柏臣 ?吳柏臣售前頻道
一青年上山見禪師,“大師,我雖然年輕,但閱人無數,無形中練就了一種給人洗腦的本領。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再頑固的人我都能給他洗掉,洗過后他們還會大叫一聲爽。您看我適合做什么職業呢?”
大師不語,指著旁邊一個牌子:收費100元,然后抓過他的手,用戒尺狠狠打了一下。
青年忍住痛,掏錢恭敬奉上,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我懂了,大師,您是說我適合做售前!”
禪師怒曰,“拉倒吧,我是說你手欠。你一個發廊小弟,不好好去給客人洗頭,還跑到這里來吹牛?!?/p>
售前,簡而言之就是為了支持銷售打單,而去幫客戶提供需求挖掘、問題咨詢、方案建議等等的顧問或工程師(在IT行業跟銷售經常成雙成對)。時下不少人老說售前就是靠忽悠和吹牛打單,于是我編了這么一個售前段子應個景,同時也讓大家思索一下:售前的本領真的是靠“忽悠和吹牛”嗎?借這個段子,言歸正傳,一起談談售前顧問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能力。這個問題我10年前寫過一篇文章,至今還在傳播,10年后我完成《商戰往事:解決方案銷售與售前顧問協同打單實錄》這本書,又有了新的體會。我覺得售前要想有所大用,最好能達到如下四個層次的能力:
基礎知識掌握能力
售前咨詢能力
售前溝通與呈現能力
售前策略能力
一、基礎知識掌握能力
(這一塊包含業務、技術、產品三方面的知識)
A業務知識
客戶的絕大部分問題都會映射到業務問題,所以要解決客戶問題,售前就要對所在領域內的業務有足夠了解,包括不限于業務現狀、成因、問題與挑戰、內外環境變革、行業趨勢&產業鏈、政策導向、近期目標、未來目標及愿景、業務案例。
B技術知識
技術是解決業務問題或提升業務目標的手段和方法集合。作為售前來說,達成業務目標,就是要通過我們的相應的技術機制來實現(比如大數據分析、流量優化、O2O引流機制、協同機制、云計算等等),所以售前必須掌握相應技術或原理機制。
C產品知識
產品就是技術的某種合規性封裝,是技術運行的工具或系統,或平臺。很多功能需要通過落地的產品來提供,這個也是售前不可缺少的一塊知識。
以上三個方面是售前能力基石,關于售前這三方面的掌握,我的要求是:“博而精專”。
業務知識:一個字“博”,因為客戶與你碰撞最多的是業務問題的優化改善,廣博的業務知識讓你如魚得水。
技術知識:一個字“精”,或適當地精深。要給出可靠,有說服力的解決思路,技術是最可靠的,可以拍桌子的。
產品知識:一個字“專”,要對自身公司的產品了如指掌,這個不必多言,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二、售前咨詢能力
(這一塊包含售前咨詢技能和方案制作技能兩個方面)
A售前咨詢技能
咨詢這個詞已經被玩壞了,百度咨詢的概念也讓人費解。今天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告訴大家什么是售前咨詢。售前咨詢就好比一個工廠,當客戶要改善他的業務問題或要達成他理想業務目標的時候,我們的最佳路徑就是提供解決方案。這個方案通過三條生產線輸出:A針對客戶業務問題或目標,直接把相對成熟的產品(或產品集)配置一下功能,形成方案。B針對客戶業務問題或目標,直接把相對成熟的技術,甚至自己提煉或設計一些機制,開發一套解決方案。C整合AB兩種模式,形成從技術到產品、從產品到方案的多重封裝。以上三種方式,只要緊扣客戶問題或目標,沒有優劣之分,但有難易之別,通常來說C難度最大,B次之,A難度最小。
那么,對這三種模式的駕馭就是你的咨詢能力。
經過ABC三重考驗,更容易邁向高手售前。
B方案制作技能
方案制作技能:包括PPT方案與WORD方案制作。我對PPT方案有一個基本要求:業務關聯、邏輯清晰、結構有致、輕重有序??蛻舸蜷_PPT不用通過你講,也能明白你的核心內容和思路,我覺得這個PPT或WORD方案就基本過關了。
三、售前溝通與呈現能力
(這一塊包含溝通交互和語言呈現兩方面技能)
A溝通交互技能
溝通交互聚焦釋辯(不是思辨):釋義、厘清、分辨。這是一種雙向溝通交互的能力,因為我們的方案不可能完全解決客戶的問題,我們的銷售也面臨著各種利益糾葛,我們的客戶也面臨各種新的想法和觀念沖擊,這些都需要我們去溝通處理。溝通交互要求很簡單:求同化異(記住不是求同存異,但是能做到求同存異也可以,不算太差,只是不夠理想,售前存在的價值就是在于化異),求同容易,化異很難。
細究下去,溝通交互能力可以分解:溝通能力、引導能力、應變能力,難度依次增加,溝通交互能力是售前的核心能力之一,更要命的是,這是售前的一塊巨大短板。
B語言呈現技能
語言呈現聚焦釋義,講解、傳達各類方案和思想,是一種單向傳播的能力。要求很簡單,就是深入淺出,有料有味。講專業容易,講生動很難,生動有趣的呈現是售前的一個重點。
說到生動有趣,我又想起了那個青年。
話說十年以后,那青年再次上山見禪師,“大師,我苦練十年,可謂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再也不是忽悠吹牛的那種初級階段了,我應該是傳說中的‘殺手級售前’了?!?/p>
大師無語,指著身旁一頭豬,撕下兩塊黑布,分別蒙住豬頭和青年雙眼,拿出一副象棋,“你倆對弈,你要贏了這頭豬,同時還能悟出‘售前靠什么去贏’,你就是殺手級售前?!?/p>
青年早先偷偷記下了棋局排頭“卒”的位置,順手往前推了一步,“拱卒!”
不多會兒,噼啪一響,是對方棋子墜落掉地的聲音。青年暗笑,要想贏我,至少豬要看見棋子啊,現在它棄子投降,那我贏定了。青年猛然領悟,哈哈大笑。
“大師,它棄子,我贏了,也悟出來了。”青年扯下黑布,指著豬頭說,“售前靠什么贏?很簡單,主要看氣質!”
禪師朝棋盤一指,“你沒贏,看!”
只見棋局完好,一子不缺,那豬穩如泰山。
疑惑間,噼啪又一響,禪師把手里剩下的小石塊扔在地上,搖搖頭。
“您這是耍詐啊。不過大師,可我悟出來啦,主要看氣質啊?!?/p>
“拉倒吧,主要看策略!”
說罷,禪師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我容易嗎?為了讓大家有興趣看文章,我又編了一個段子。
好了,言歸正傳。
如果一個售前能具備以上3項主要能力,基本上就是一個優秀售前了,但是離獨當一面且有殺傷力的售前還有一步之遙,那就是下面的策略能力。
如果3年可以培養一個優秀售前的話,那策略能力可能需要一輩子來完成,所以看似一步,卻要走一輩子。本人走過10多年售前路,研究銷售策略和售前策略已經超過9個年頭(我只研究IT項目型、方案型銷售和售前策略,別的不研究),最大的感悟是:要從博大精深回歸于大道至簡,更不能高高在上,要有大量一線銷售和售前的經驗和靈動的想法,事事躬行,翻閱大量同行案例,并不斷試錯,把這些寶貴的經驗資產用在售前策略上。
所以站在這個立場,以上3種能力只是售前的基本方法,策略能力才是售前的藝術。懂得這個藝術的人,我稱之為“殺手級”售前?!渡虘鹜隆诽岬竭^殺手級售前,宋漢清、李振云、唐寧、朱志強,誰是殺手級售前?網友各有說法。
下面我們來看這種殺手級能力。
四、售前策略能力
售前策略就是在認清項目銷售的行為和規律后,結合當下信息,科學地把思路滲透在售前方法的執行上,從而最大化提升贏單的概率和降低丟單的概率。
(這一塊包含售前咨詢策略和售前溝通策略兩個方面)
A售前咨詢策略
售前咨詢策略,顧名思義就是在售前咨詢層面(客戶信息獲取、商機發現、需求分析、痛點診斷、方案功能確立、一直到招標或項目終結)建立全策略路徑。在過去,我們都是一些點滴的經驗和方法的積累,但這樣無論效果還是效率都不突出。現在我們全部采用統一的工具來執行,并運用孫子兵法的戰略思想,如勝兵先勝而后求戰等等。但有意思的是,策略的最高難度不是戰略的運用,而是具體某個戰術的落地與執行,因為策略里最難以捉摸的是信息的變化,比如《商戰往事》里面售前宋漢清遇到的情況:無論四川項目,還是浙江項目,每個里程碑都處于變化當中。所以每個關口,都必須強調戰術落地。
所以針對售前策略,我的基本要求是:戰略要精,戰術要實。
B售前溝通策略
你經歷過這種體驗嗎?你把客戶某個功能講清楚了,客戶反而不買賬了;有時候你泛泛一談,客戶照單就收了,是不是很糾結?呵呵,這就是溝通策略里要考慮的點。
售前溝通策略不僅考慮在哪個層面溝通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溝通、采用何種溝通方式、溝通的深度及廣度。
總之,售前策略這條路很艱辛,很孤獨,很漫長,白天仗劍江湖,晚上擁刀而眠,路上沒有鮮花美女,也沒有禪師調戲,注定是一場售前苦旅,那就苦中作樂吧。覺得好,就在朋友圈轉一轉吧,我這個人一樂,就有更多好文貢獻。
關于作者
吳柏臣,《商戰往事:解決方案銷售與售前顧問協同打單實錄》作者。
網名:霧泊寒山,江湖人稱:霧哥,老霧。
穩打穩扎IT從業15年,數百個銷售項目一線拼殺,多年潛心問道于商戰,終有所成。從事工程師、售前顧問、售前總監、大客戶經理、解決方案經理等職務,國內解決方案銷售及售前論壇SYSVS創始人,在多家公司從事解決方案銷售及售前咨詢、IT咨詢工作。
作為解決方案銷售實踐專家,吳柏臣是個開創性地設計可操作的售前方法體系的專家和實踐者,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套科學的售前管理規范,目前全國有超過280家IT企業接受過吳柏臣的售前培訓和售前體系建設咨詢。
開發的課程有:
《IT售前方法技能實戰培訓》
《解決方案銷售方法體系與實戰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