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施密特《重新定義公司》。
一、全文概要
重點分享書中有關個人發展方面的內容:選擇行業比選擇公司更重要,規劃好你的職業,保持閱讀的習慣,練好“電梯演講”,以及和比你聰明的人共事
(一)『選擇行業比選擇公司更重要』
職業選擇的重中之重,就是要重視行業,而不是盯緊大公司。
比喻:書中把行業比作沖浪的地點,把公司比作你趕上的海浪。
結論:如果你所在的行業發展趨勢很好,那么即使你目前所在的公司并不盡如人意,你也可以抓住機會換一家好公司;如果你所在的行業發展式微,你需要付出的時間精力就不是換公司那么簡單了。(行業不會死,公司可能會死)
(二)『規劃你的職業』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規劃職業要求你以終為始,來問自己這么幾個問題:5年之后,我心目中的理想工作是什么?
如果我在招聘網站上看到這份工作招聘,他們的要求會是怎樣的?從這份工作的角度來看,我的競爭優勢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我需要做出哪些改進,才能彌補差距?
(三)『保持閱讀的習慣』
密切關注行業、工作方面的書籍,這是幫你在行業中脫穎而出的有效途徑。
(四)『練好“電梯演講”』
隨時有能力說得清楚自己所擅長的事項,表明自己想得清楚。
(五)『和比你聰明的人共事』
人才存在“羊群效應”:就是優秀的人才,會愿意和優秀的人才一起共事。
不要怕被比下去,你要從你比更聰明的人身上,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想辦法彌補差距。
聰明人從差距中,看到的是成長空間;而庸才則從差距中,生長出嫉妒。
二、感悟
干一行,愛一行。自己對行業的理解有時可能有局限,公司只是一個實現夢想的平臺。公司有大,有小,挑戰不同而已,但是依舊可以把握行業的脈搏。
行業的選擇,也在于自己的目標建立,有目標后,才會不斷的促進自己努力成長,克服各種不可預想的困難,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優秀的人,基本是格局比較大,能相互促進,相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