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懶嗎?
還有一個問題,一個人懶到極致,生活會是什么樣子的?
如果你沒想好答案,不妨先看看下面這幾個故事。
01
一個姑娘因為懶而丟掉了工作。
蕭潔是剛畢業的菜鳥,面試時,她憑借活潑開朗給面試官留下了較好的印象,從而獲得了工作機會。她在進入公司后,有著特別好的人緣,和很多人都聊得來,問題是,她太懶了。關于她很懶這件事,是她的主管在她入職兩周后得出的結論。
蕭潔所在的公司的規章制度、各類活動策劃方案等一系列的資料,公司信息管理系統中都有。只是,從她入職第一天開始,她就喜歡去公司微信群里吆喝,誰有什么資料發她一份。開始時,大家當她是新人,會直接將手里的資料發她,時間久了,她再這樣在群里問,已經沒有人愿意理她了。
一天,蕭潔的主管去找她,問她要她所完成的文案,瞟一眼看見了她的電腦桌面,滿滿的一屏幕文檔。從接收到主管需要文案的消息,到蕭潔把文檔發到主管的郵箱,蕭潔花了半個小時。原因是,她因為懶得整理電腦桌面,竟然不知道自己的文檔放在什么地方去了。
更為嚴重的是,蕭潔有什么疑問,她竟然懶得去請教,還等著公司的人來給自己做培訓。蕭潔,雖然懶,但人家卻假裝出一幅很忙的樣子。在主管發現蕭潔因為“懶”而耽誤了很多事情后,她終于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被請辭了。
02
一個姑娘出嫁了,因為她懶,讓父母很擔心。
王玲,也懶得打理自己,沒有精神;懶得做飯,懶得下樓,吃泡面,招致營養不好;懶得收拾,家里亂糟糟的,凌亂不堪,找東西總是翻上一大半天;衛生狀況差,地上讓人不敢下腳。這是周末的王玲在出租屋的狀況。
不巧的是,這些被她父母親眼看見了,王玲的父母看見這番景象直嘀咕:這閨女怎么變得怎么懶了。
但是,王玲依靠才華有了男朋友。即將出嫁的她,卻很讓父母為她擔心。王玲的父母擔心她婚后會一直懶,擔心她因為懶而婆婆處不好關系,擔心她在家不愿意洗碗、不愿意掃地、也不愿意整理自己的房間。
于是,王玲的父母每次給她打電話都特意囑咐:勤快勤快,勤快一點,不能再懶了,哪怕勤快一點點都好。
03
呃,學習群的人懶得查資料。
每個學習群都有這么一部分人,不管什么東西,不是自己查,而是先在群里問上一句。比如簡書上是什么、微信公眾號是什么、怎么注冊、怎么做GIF動圖等等。這些基礎的問題,隨便在網絡上一搜,會有N多答案。
在學習群里,正確學習的方法應該是,別人在群里談到一個軟件、一個新鮮事物,你把它記錄下來,自己去網上查,當網上查不到或是不能確定的,你再來群里問。
甚至,一個問題問過之后,另外一個人來問相同的問題,還懶得翻看聊天記錄,“好心人”會再回答一次,但是,萬一沒人有耐心呢。
比如,很多人都想知道微信公眾號多久才能拿到原創,網上沒有統一答案,大家就可以在群里討論。有人說10天、20天、3個月、6個月、半年、甚至更長,其實,這和更文頻率和原創度相關。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便是堅持持續不間斷地更新,并保持原創,拿到原創只不過時間早晚有差異而已。
還有一個問題是,簡書上發了的文章,再發到公眾號還能被判為原創嗎?答案:是原創,那本來就是你的東西。因為網絡上答案不一,大家有很多顧慮,不確定的東西,就可以來群里問。但是,如果你發在簡書上的文章質量不錯,不小心就被轉載了呢,所以,保險一點的做法是先發微信公眾號上。
04
看完這三個故事,你還敢讓你的“懶神經”肆意放大嗎?
呵呵,不敢了吧。
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學習,所有的人都不能偷懶。因為,你的懶終究會毀了你。
初中英語老師談到一個人渴了卻懶得去走路喝水的故事。對方告訴了他哪里有水井和怎么取水,但需要走上一段路程,這個時候,這個人卻說自己懶得走了,結果只有一個:渴死。
每個人都有懶惰的神經,某一些事情,你或許可以因為“拖延癥”晚期而晚一點去做。但是,如果你因為懶而完全不去做事,那你的人生會經常與“失敗、失意”等詞相連。
不然,你試著這樣介紹你自己:我什么都好,就是有點小毛病——懶,懶得收拾自己、懶得查找資料、懶得洗衣服...
聽完關于你懶的一堆事情后,別人一定會反問你:你這還叫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