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幾年下來,一下脫離了體制約束,如魚得水,像一匹脫韁野馬,自駕游,飽覽祖國大好河山,走出國門,體驗異國風情,溪水池塘,揚竿垂釣,網絡微信,聊天懷舊,興趣盎然,生活過得還祘有滋有味。
幾年這樣玩下來,覺得心身疲憊,人到花甲遲暮之年,真還是想期待過上一段寧靜而淡雅的生活。
猛然間醒悟,人生能得幾時閑?真正要做個閑人,且閑得恰到好處,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妙入道法。圣人美其名曰:“萬事成在心定,心定則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人靜方能得禪道,心定才能得天地寬,心定了,一切方成定力,有了根基,根牢了,才能枝繁葉茂。在這個車水馬龍,喧囂紛繁的世界里,換一個生活方式,去豐富享受夕陽文化,靜下心來,去閱讀與寫作。
網絡傳媒,網文滿屏的當下,我們這代人總祘久旱逢甘雨,有幸趕上了這趟遲到的列車。要與時代同步,與時俱進,還需重新學習,要重新?上互聯網時代斬新的一課,萬亊開頭難,如今漫步從頭越。
自幻少入手,我就酷愛文學,對閱讀寫作有一定基礎。靜下心來,再去嘗試一下寫作的樂趣,曾幾度躍躍欲試,來涂鴉書寫我的人生,何樂而不為。
這豈不是八十歲學吹鼓手,有人在一旁冷潮熱諷的說。其實不然,時下滿大街到處可見銀發飄逸的退休老人,興致勃勃在老年大學里,大有人在,他們在這里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歡聚在一起,彼此相互交流,練習書法,繪畫,吟詠詩歌,琴棋書畫寫,百花齊放,樂在其中,其樂融融。亦然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在這眼花繚亂,煙波浩渺的網絡海洋里,要尋覓搜索一個適合我感興趣的閱讀網站,我對簡書情有獨鐘,點擊網頁,琳瑯滿目的熱門專題,豐富多彩的隨筆散文,深深地吸引著我。
書海茫茫,行走行吟在簡書,徜徉其中,聞其書香,別有一番閑情逸致。
走進簡書,珠璣妙語,高手如林。質樸的文字,清新簡練的筆致,超脫與神韻的文釆,記錄著時代的發展,書寫著感人肺腑的故事,躍然而網屏,簡友與簡友之間,筆者與筆者之間,沒有年齡上的代溝,筆與筆之間的交流,心心相印,水乳交融。
有時讀到一些優秀的散文隨筆,我總要分門別類,摘錄其精華,詳細記錄下來,從中吸取營養,吐故納新,對我晚年業余寫作有著極大的幫助,起到了推波助瀾,激發著我對寫作的熱情,激勵著我更加努力去涂鴉書寫美好的人生,受益匪淺。
談到寫作,令我感受深刻的是,要下筆如神,有感而發,付諸筆端,除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和寫作技巧之外,愽覽群書,從足夠的閱讀量中,吸收氧分,累積經驗,積累豐富充分的詞匯量必不可少。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不斷鞏固加深印象,多寫,多練習,把握理解含義,合理應用,巧妙結合,敢于付于筆端。寫作如同學習外語類同,要熟練撐握成千上萬的單詞和詞匯量,如同一轍。把學習來的詞匯或成語,引經據典,恰到好處,運用書寫到作品中,熟練了以后,自然水到渠成。這樣,文章閱讀起來,不顯得生硬,枯燥乏味。此外,要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其中包括,天文地理,風土人情,乃至地方方言,見多識廣,知識越豐富,越全面,寫出來的作品就越有韻味,更加流暢,生動而活潑,閱讀起來,瑯瑯上口,扣人心弦。
央視播放舌尖上的中國,曾獨領風騷,風靡一時,收視率極佳。我倒認為筆尖上的中國,一點也不遜色亞于舌尖上的美味佳肴。“東壁圖書府,西園瀚墨林,涌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去感受芳香馥郁的書香芬芳,既開闊視野,又增長知識,用文字梳理思想,用靈魂浸潤文字。清新、筒致、質樸的文字,短小精悍,超脫與神韻的散文隨筆,渾然天成,沁人心脾,靈如婉約一頓豐盛的山珍海味。
文字是一種名副其實的力量,文字編輯惟妙惟肖,一個個字,一句句話,組織成一篇美文,書寫著時代的生命,書寫出濕潤你心靈的情感,書寫樸面而來的現場感和親近感,與無數的心靈碰撞,擦出的火花,交匯相融,感人肺腑。
古往今來,人們踩著詩經里面的歌謠,傳唱至今,歌聲繞梁,鳩嗚聲如昨,鳥聲依然。
身懷花甲,青??染霜的我,面對枯榮,不禁心有悵然,感概時光易逝,人生易老。但當我徜徉在書的海洋里,仿佛在時光遂道里穿行,踄涉在叢山俊嶺棧道,用筆桿當拐杖,用網屏當地圖,攙扶著我前行,行吟文化,閱讀簡書,或許輕輕一筆,能期許時光永桓,記錄人生,老當益壯,疾馬揚鞭,才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