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臨時起意,考慮過2天了,我該用一個相關的詞匯來表達每一天。既然正在學習日語,那就用日語詞匯。一方面概括這一天更為直觀,一方面可以學個單詞。
從“果物”開始,日式發音為“くだもの(kudamono)”。不會日語的中國人根據平假名、以及發音,是無法知道什么意思的。但是看到漢字那就可以猜個差不多了,就是“水果、鮮果”的意思。
在辭舊迎新的時刻去超市購買幾天的食物儲備是必要的,因為絕大多數的飯店和超市都是要休業1到2天的。所以在歡樂的新年里并不是一幅繁榮的景象,是一副關門的景象。其實也還好了,有的門店選擇在30到31號休業,有的選擇1到2號休業,有的休業1天有的休業2天。所以各種店鋪在門口張貼的通知,也提醒著人們真的要過年了,你不進來買多點什么嗎!只要幾家24小時的連鎖超市像是沒事似的,依然一副照常的樣子。它們這樣子,確實是很敬業的,即使是校園里的ATM機在學校放假的時候也是跟著休息的。
果斷去超市買一些食物,然而路過擺放香蕉的貨架時,竟然有很想吃的沖動。注意這里不是想法,是沖動。多年以來,買水果自己吃的次數是可以數的清的。雖然不討厭吃水果,但是也不主動吃水果。也從來沒有在營養和維生素層面考慮過水果是必須之物。當然科學的認為,是應該常吃水果的。
按照正常習性,此次去超市購買食物,只是想買些中午或者晚上做飯用的半成熟食物,也并沒有計劃買香蕉。遇到了產生想吃的沖動的香蕉也就買了,當然這也不是奇怪的事情。可是反過來想,我呆在宿舍看不到香蕉的話,是不會產生想要吃香蕉的沖動的。可見是眼前的實物和知道它味道的經驗使得我產生想要吃的沖動。那又偏偏是對香蕉,而不是別的水果產生想吃的沖動,可見在眾水果中我是愛吃香蕉的。
如果這是真的,依次經驗,對人們在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選擇自己的職業方向是有所啟示的。對于想去愛好,是需要去嘗試體驗不同的項目,記住相應項目帶來的感受,最是讓你念念不忘的便是興趣之處。對于職業方向,雖說做不到廣泛的體驗,但是結合個人的成長和信息收集是可以明確那條想要讓自己奮進的路的。
這些嘗試和了解,其實也就是所處的生活環境、教育和平臺。好的教育無非是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資源,了解更多的信息。當學生找到自己想要前進的方向,自然就會主動的朝那個方向走。缺乏教育資源的同學,往往只會被告知好好學習就會出人頭地。全憑一句話,一個不成為道理的道理,是很難產生要前進的動力的。
要想知道自己愛吃香蕉、橘子、還是莉梨,只有吃過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