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說心智教育娜娜老師育兒分享
我相信每個為人父母者,都想成為自己內心中的那個“好爸媽”,但是對于“好”的概念,我們的理解常常過于狹隘。
因為工作地點變動,朋友面臨搬家,新家的地址離孩子原來幼兒園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于是媽媽找孩子商量,“是不是可以換個幼兒園”?沒想到4歲的孩子明確反對,原因是他很喜歡現在班上的小朋友。
經不住孩子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請求,朋友做出了搬家不換幼兒園的決定。但是很快她就扛不住了。為了自己和孩子不遲到,她每天6點半就得出家門,碰上堵車,情況可想而知。
可是,這能怪4歲的孩子么?在孩子心里并沒有遠近的概念,他只是不愿意和自己喜歡的朋友分離而已。如果真要人為此負責,那也應該是那個心軟的媽媽。
因為她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為孩子安排好新家附近的幼兒園,同時,允許孩子為了換幼兒園而傷心,在孩子表達思念原先那些小朋友的時候,溫柔地陪伴他,安撫他的情感需要,做一個溫柔又負責任的媽媽。
但是她卻給了孩子與他們年齡不符的選擇權,看似是給了他們 “尊重”“愛”和“自由”,但是結果就是讓大人跟著孩子一起遭罪。
現在熱衷于和孩子做朋友的家長越來越多,這可能跟小時候的經歷有很大的關系。我們這代人,小時候渴望爸媽可以溫柔一些、和藹一些,蹲下來聽聽我們的心里話,但是這種“訴求”大多沒有被滿足,于是在我們成為父母后,我們就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專橫的獨裁者”,變成一個過分強調平等、溫柔,有求必應的二十四孝好爸媽。
這種“和孩子交朋友”的想法看上去很美,但是它并不能幫助我們收獲很好的親子關系,而且會讓很多事情失控。
因為有時候,孩子并不知道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守住父母的本分和角色,幫助孩子明辨是非,確立界線和規矩,完成對他們的管教,這才是對他們未來最大的負責。
([太陽][太陽][太陽]新周順利!貓說心智,陪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