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分鐘熱度,用“5分鐘起飛法”破解
晨讀材料中的案例和我有些類似,最近幾天知道有個招聘信息,想投簡歷一直還沒投,想換個離家近的工作,要跳到體制外,還沒完全下定決心,感覺對于這個不太迫切。再這么拖下去搞不好就過了最后期限,看來今天無論如何得解決此事。
從小到大,我三分鐘熱度的事情多了去了。興趣愛好曾經非常廣泛,從小喜歡畫畫、音樂,但沒人引導,沒有報過班,自己畫到大三,應老師要求畫了幅工筆國畫參加學校五十年校慶后,就此擱筆。以前是憑興趣畫畫,接到畫畫任務時,竟然發現畫畫這么費時間,尤其是上色,我兩小時畫好的畫,上色就上了一個星期,把我的耐心消磨光了,打著考研的幌子丟了該興趣。后來又瘋狂迷上古箏,不學不成活。交費學習沒幾次,寒假每天練琴8小時,開學后,由于每天上下班路上3-4小時,回到家還要照顧一歲多的孩子,還要做家務,哪有時間練琴學琴。學琴的地方離家有點遠,也堵車。浪費了不少學費。想來慚愧啊!后來引導孩子學了。
由于了解自己的個性,一直想求破解之道。5分鐘起飛法、番茄鐘都不錯,只要目標足夠堅定可行,一定可以堅持下去的。比如現在努力做到簡書日更,現在已持續兩周多,我要持續下去。等將來形成習慣,寫作文思泉涌,就不用堅持了,日更就是水到渠成。
2.跟對人,做對事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跟著好的領導,可以激發更多的工作熱情,發揮更大的自身價值。跟著自己都看不上的領導,很難發揮會較強的工作積極性,好的建議到領導那兒要么被否了,要么被剽竊,浪費時間精力,不利于個人成長發展。所以,選擇一個你佩服或者欣賞的人,與ta共事,這樣才能對工作更有熱情,從中學到更多。
萬一跟錯了領導,暫時又改變不了現狀,那么怎么辦呢?《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建議:有效的管理者,要設法充分發揮領導的長處。不是靠惟命是從,而是應當從正確的事情著手,并以領導能夠接受的方式提建議。在領導的長處上下功夫,協助領導做好想做的工作,使領導的管理有效,這樣自己的工作才能夠有效。有效的管理者對于本身的工作,也要從長處出發,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關心自己的局限性,勇往直前。發掘機會,做出更多有意義的重要工作。管理者的任務不是去改變人,而在于運用每一個人的才干。
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在機遇和挑戰面前,要打無準備之仗,這就要靠平時的積累和把握市場的敏銳度。本來實力很雄厚的寶麗來和諾基亞的由于錯失良機最后導致失敗是很好的反面教材,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還是國家,一定要有危機意識。對于華為來說,無時不在的危機意識正是創新的內生動力之一。正因為這樣,華為才可以在強手林立的通信行業存活下來,并且越活越好。溫水煮青蛙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居安思危,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未雨綢繆,方能防患于未然。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謀劃,就會有即將到來的憂患。牢固樹立危機意識,時刻注意防范危機帶來的嚴重后果,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從容面對危機,解決危機,共謀發展。
【今日話題】
你一周讀書量是多少?你認為讀書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一周讀2-3本書左右,做讀書筆記和寫心得體會。我認為讀書最重要的是學以致用,讀了學了不落實到行動中,不實踐應用等于白學。讀好書可以學習知識,可以接收到智者偉人的思想精華和思考方式,不擇優消化吸收,不思考應用,學了也白學,用處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