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看到《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是源于朋友圈的影評文,其中對父愛的分析及引導性教育理念啟發感動了我。
憋了一周,不知道為什么會如此念念不忘地想去看這部電影,是豆瓣的好評太如潮還是心底的激勵教育在鼓舞。
520的日子,本應接受愛情的滋潤卻享受了一把來自異域國度親情勵志的洗禮。
影片劇情其實很簡單,拿我們中國填鴨式教育來說,就是父親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來完成。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我們是解放后義務教育下的強式填鴨。而影片中因為加入印度重男輕女的時代背景,使得她們主動去改變自我,與女人命運的抗爭,堪稱是對抗世俗的壯舉。
她們的成功告訴我們:誰說女子不如男。而鑄就她們成功的必須要有一位偉大而瘋狂執著的引路人——爸爸。
我們重點來說說這位由印度教父般人物阿米爾.汗自導自演的男主辛格。他開始一心想要個男孩繼承他的衣缽,完成他未完成的愿望。當全村的人都幫他想盡一切辦法都無法阻止生女兒的命運時,他感到了沮喪。
接連4個女兒讓他認清了現實,準備絕望地放棄時,女兒和鄰居兒子一場贏面的打架斗毆又燃起了他心中塑造女兒成摔跤運動員的夢想。
他付諸了行動,與妻子約定用一年時間訓練她們成專業摔跤選手。并嚴格約束她們。
這里重點說下這位印度爸爸的教育方法:
1.成功源于堅持早起
2.忠于規律性訓練
3.爆發于技巧性掌握知識點
4成功于融會貫通忘掉所有教科式的,創造出自己的一套應對策略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爸爸開始的訓練第一條就是要做到早起。清晨五點,這個時間仿佛就是開啟一道羅馬壯觀道路的咒語,你天天念時時刻刻念都沒有用,只有你用你的身、你的腿、你的肢體、你的腦袋去實踐了,你才可以體會它的美好。
清晨五點日出東方的美好,你可以日日周周年年都做到嗎?如果你已經堅持了百天以上,那你肯定會做到更多,而你的后面有爸爸的監督嗎?
電影中的爸爸做到了,因為他有目標,有信仰,他做到了。而我們中國爸爸有幾人可以做到。清晨五點,你起床了嗎?不管你用的是北京時間還是烏魯木齊時間,還是美國時間?換算時差過后,你起來了嗎?爸爸。
你的夢想是寄托在你孩子身上了嗎?
第二點是關鍵的一點,因為玩任何一個游戲都是有規則可尋的。自古有云:無規距不成方圓。劇中摔跤的規則也是需要專業知識的講解,所以爸爸不僅僅自己要會摔跤,還要成為優秀的教練。
歷史上有很多優秀的運動員,但卻沒有那樣多的教練,因為自己會是一回事,教給別人,把別人練好又是另外一門學問。所以爸爸們,如果可以當然做啟蒙入門就好,深入知識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劇中的爸爸是個特例,他不僅僅是女兒的入門者,更是她們贏得成功的鞭策者。他用他不斷分析琢磨的精準策略傳授女兒。你可以成功,你可以做到。你還沒有輸,你還可以站起來,你還可以贏。
人,需要精神的激勵,爆發偉大的潛能。你用你自己總結的辦法,掌握了知識點,并記到腦子里,重復模仿實踐最終成為自我血液的一部分。猶如冰上芭蕾,你繃直的腿肚已然成為你的開場白。
這時候你的爸爸他在哪里?是否為你吶喊,為你喜悅。別當掙錢當理由,別拿不重視當借口。
你撒下了希望的種子,可是你光澆水不施肥,它最終又如何才可以枝繁葉茂。它不被淹死還可以展露頭角,那需要多大的毅力。
中國的爸爸們你是多么希望女兒成為你的驕傲,從你清晨五點的陪伴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