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齊物論》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日以心斗。縵者、窖jiào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發若機栝guā,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xù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擁有大智慧的人是閑閑的、淡淡的,擁有淡定的氣場。而小智慧的人往往心胸狹隘,只容易相信片面的東西。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符合真相的言論往往是平淡的,甚至不值得一提,真相有時候是殘忍的,會燙到人。小聰明的言論是爭論不休的,嘰嘰喳喳的,極力去說服別人去相信他的人往往真相不如他說的那樣好。如果任何一方對真相是確信時,他根本就不會有辯論的沖動,對百分百確定的事是不會去辯論的(比如你是男人還是女人)。真相一定是讓人心里安定的,當一件事引起我們強烈的情緒時要反思這并不一定是事實,我到底有沒有看到事實,不要被情緒蒙蔽了雙眼。
這里剛好看到一本書的其中一篇『情緒并不因為看法而產生』。
『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日以心斗』睡覺的時候靈魂離開軀體去不同的夢境中體驗人生、補充能量,一覺醒來心神會隨形體奔逐,在與外在世界交接時不斷與外在世界爭斗(更多時候的內心的爭斗,各種小情緒)心力都被耗費了,每周、每月、每年耗散的心力也不少。
『縵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辉趷矍槔锸苓^傷的人何嘗不是縵者、窖者、密者,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即便沒有受過傷又何嘗不是這樣?每受一次傷就讓自己的心關閉一點,到最后一點縫隙也沒有。別人進不來,我們也出不去…到最后自己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真正感到害怕的東西也不會輕易表露出來,會藏在心里害怕別人知道,也害怕自己再去想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平靜的內心把最害怕的事塵封在心里最深處…甚至自己也以為忘記了,而這些塵封的東西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潛意識。
榮格說過很震撼的一句話“凡是不被我們覺察的都會成為我們的命運”,這個不被我們覺察的東西就是潛意識,有很多我們深層的恐懼,所以歸根結底我們的行動來自于未被化解的恐懼,這也是大恐縵縵看不見的才最讓人恐懼。
當我們的行動被深層的恐懼支配時“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時刻在等待時機去糾正和辯解別人的言論。“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堅持自己的看法猶如自己發過毒誓一樣緊緊抓住自己的看法不放,并且不允許別人反擊,即便是錯了也要守住我是對的這份虛假的勝利感?!捌錃⑷缜锒?,以言其日消也”生命力的消退就如同秋冬之氣,和有的人相處就如同春日暖陽,而有的人就自帶秋冬肅殺之氣。將自己的生命之氣從春天慢慢轉為冬天完全是在耗盡自己的生命力。越是辯論心重的人越是沉溺在這種與人的對抗之中,好像全世界都是戰場,每時每刻都在射出自己的弓箭以取得勝利?!捌鋮捯踩缇},以言其老洫也”自我的我執已經把小我喂的飽飽的,生命如同塵封的信箋,新的生命力進不去,心已經很蒼老了。“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生命的能量已經干涸了,沒有辦法回頭,如同說人到中年就已經死了只是活到了老年,中年人的信念系統已經很穩定了不容易再進行新的信念組合,但我們的心被固定的信念模式框住,只會用這個信念模式去框外在的世界,在能量上就已經死去了。所以保持開放的心很重要。
當情緒升起的時候,我問我自己掌握了完整的事實嗎?
如果我有情緒是不是表示我并沒有掌握完整的事實而只是頭腦的把戲而已……